清研视点 |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解读
2024年9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790号国务院令,公布《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条例》出台背景
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网络数据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资产。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数据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其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为了规范网络数据处理活动,保障网络数据安全,促进网络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利用,保护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制定了《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
《条例》主要内容
《条例》共九章六十四条,包括总则、一般规定、个人信息保护、重要数据安全、网络数据跨境安全管理、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义务、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其中第五条、二十二条、三十条、三十五条尤为值得关注,从国家层面、个人信息处理规范方面、重要数据安全以及网络数据跨境安全管理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详细内容如下:
清研观点
我们认为有以下方面值得关注:
网络数据实施分类分级保护,充分发挥不同数据的价值
《条例》规定,国家根据网络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程度以及被非法利用后对国家、社会、个人的造成的危害程度,对其进行分类分级保护,这一决策极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该制度不仅为数据保护和管理指明了清晰的方向和标准,让数据处理者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明确哪些数据需要重点保护,哪些数据可以采取相对宽松的保护策略,进而合理分配资源,提高数据保护工作的效率;同时也推动了数据的合理利用,在明确数据分级后,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于一定范围内流通共享,使得不同数据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切实筑牢网络数据安全防线
《条例》构建起体系化的网络数据管理机制,明确了各方在网络数据安全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强化了对网络数据生命周期的管理。国家、有关部门、地方层面以及网络数据处理者均承担着相应的管理责任,形成了多方协同、共同治理的局面,有助于提高网络数据安全管理的水平。同时,《条例》还设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对违反行为也有相应的处罚措施,也增强了法律法规的威慑力,确保《条例》的有效实施,保障网络数据安全。
积极倡导国际合作,推动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数据治理体系
《条例》中明确国家应该积极参与网络数据安全相关国际规则和标准的制定,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在第五章“网络数据跨境安全管理”中,《条例》充分考量了国际合作的需求,为网络数据处理者向境外提供数据给与了清晰的指引,也为网络数据的安全、合法、有序跨境流动提供了保障。此也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数据治理中的话语权,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数据治理体系。
资料整理 | 清研集团公共服务研究二部
图片来源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