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谈 | 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数字经济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当前我国加快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数字经济治理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数字经济发展动能

实现数实融合,加速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浙江嘉兴的国家高新区,全球光伏产业首个“灯塔工厂”,正在使用基于图像特征的实时AI精准追溯技术支持产品生产。据悉,这座光伏工厂通过30多项数字化技术,成功实现一年内制造成本降低28%,产量损失减少43%,生产交货时间缩短84%,能耗降低20%。

截至2023年年末,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42个主要发展指标共有23个指标数据较年初显著提升,指标数据改善面达54.76%,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7%,较2022年提高2.1个百分点。“数字经济相关企业224.7万家,2023年新增注册相关企业71.1万家,与2022年同比增加23.8%。”天眼查数据显示,从成立时间看在1年至5年的占比54.6%。

赋能“人工智能+”,促进工业化智能转型

2023年我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能力位于世界第一梯队,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4000家。5G应用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1个,2023年5G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86万亿元,比2022年增长29%。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张英建议,以发展人工智能为抓手,建设大模型等自主可控开源生态,发展低空经济等新动能。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激发产业创新动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核心所在。”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宋德雄认为,要在推动核心技术攻关上提升实力,打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技术瓶颈;要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上汇聚合力,注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要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上深挖潜力,营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浓厚氛围。

全国人大代表雷军表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加速推动供应链绿色低碳化转型,提升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绿色”竞争力。从速从快建立制造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推动国际衔接与互认,并逐步建立中国深度参与、主导的全球碳足迹管理体系。

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亟待增强

我国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我国数字核心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高端芯片、工业控制软件、核心元器件、基本算法等300多项与数字产业相关的关键技术仍然受制于人,数字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工程化推广、商业化运作缺乏成体系推进,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安全稳定性形成挑战。

我国数字经济的底层技术逻辑被替代风险大。我国数字经济的崛起主要是建立在以5G为代表的“软硬件一体化”数字经济技术路线选择上,庞大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立了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发达国家凭借其在基础软件和芯片技术上的优势重构全球数字经济技术路线,极力倡导以“开源”取代“软硬件一体化”,通过接口标准、核心软件和底层芯片重新定义数字经济基础,我国数字经济底层技术逻辑被冲击风险大。

数字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有待提升

我国数字经济整体上数实融合程度较低且发展不平衡,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比较高。《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年)》显示,全球一二三产的产业数字化水平最高分别超过30%、40%、60%,我国三次产业数字经济渗透率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即使数字化程度最高的三产也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7-8个百分点。

大量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踟蹰不前。中小微企业在面对跨越数字鸿沟时存在着不想转、不会转、不敢转等问题。根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报告,2021年我国在数字化转型中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行业践行阶段和深度应用阶段的企业占比分别为79%、12%和9%,表明绝大部分中小企业仍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初级阶段。

数字治理体系和监管规则亟须健全

发达国家把持数字规则严重冲击我国数据治理体系。美国依靠其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先行者优势奠定数字监管全球治理体系,欧盟也依靠其统一大市场优势,较早建立了数据监管制度体系。全球数字规则已形成欧盟模式和美国模式“二分天下”的局势,我国数字经济话语权较弱,欧美利用数字规则域外效力主导全球数字经济竞争方向,直接影响我国数据主权安全。

当前我国关于数据权属确认、数据交易规则、数据流通体系、数据安全监管等制度体系、法律法规以及标准规范等还不健全,数字经济企业间不同的业务框架和系统导致数据联通、整合与共享不足,“数据孤岛”现象依然严重,制约着“数字红利”的释放。

数字经济未来展望

2024 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数字中国建设规划”的关键之年。将是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全面激活数据要素、各产业全面开展数字化转型、全面走向数字治理的一年。

面对数字经济发展挑战,一是要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掌握数字经济发展自主权;二是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筑牢数字经济发展根基;三是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推动数字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四是深化产业数字化转型,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五是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护,筑牢数字安全屏障;六是加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开创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撰稿 | 海玉洁 清研集团能源电力研究部研究员

编辑 | 陈泽玺

图片 | 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