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谈 | 打破第四堵墙:北京演艺新空间的探索、开发与利用
伴随着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浪潮和个性化日益凸显的文化消费新需求,一批灵活多元、类型多样的新型演艺空间诞生于演艺市场。“演艺新空间”指区别于传统大中型剧场,散布本中心城区、适合举行特色演艺活动的具有业态复合特征的新型演艺空间。演艺新空间的“新”表现在其打破了传统戏剧在场所、空间、观演关系上的严肃性,走入日常生活消费场景中,与商业、娱乐、旅游等业态“融合”,具有场所的生活化、舞台的灵活化、观演的沉浸性、功能的复合性等特点。
今年4月,东城区在北京市率先实现授牌首批演艺新空间, 为进一步推动全市各类演艺新空间规范有序繁荣发展,东城区成立演艺新空间认定小组,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开展对演艺新空间的认定,制定《东城区演艺新空间运营管理标准》,制定演艺新空间管理运营的一系列制度(新空间管理制度、演出内容管理制度、活动管理制度、街头艺人管理制度等),鼓励演艺新空间在演出场景、剧目制作、表演形式、观演关系、演出体验、空间内容、消费业态等方面实现更多创新和突破,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打造具有创新引领、先行示范作用的文化品牌。此外,演艺新空间认定小组通过日常监管、联合检查等形式,加强对演艺新空间的监管,通过构建灵活高效的多部门协调机制,确保演艺新空间长期稳定发展。
会馆有戏,释放老城城市更新新活力
东城区前门东区是北京市会馆集中区,会馆在建筑特征上南北交汇、规模各异,文化延伸广泛,商贾文化、饮食文化、梨园文化等多元荟萃,历史价值深远。从承载百年历史的质朴文物到熠熠生辉的文物活化利用典范,从昔日游子聚会场所到如今各地优秀文化的展示平台,从文艺演出进会馆旧址到新型文化业态集聚的“文巷”……作为东城区“会馆有戏”品牌项目第一批试点会馆,有着400余年历史的颜料会馆自2021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以来,不断锤炼“拿手好戏”,并积极拓展“会馆有戏”演艺载体,加强“会馆有戏”资源导入与品牌提升。
颜料会馆在历史上是一处集祭祀与观戏功能为一体的汇聚之所,由戏楼和两组院落组成,是文艺院团演出进会馆旧址试点会馆,自项目启动以来,与京演集团紧密合作,“会馆有戏”系列演出累计达90余场次,演出涵盖歌曲、曲艺、民乐、魔术、杂技、评剧、河北梆子、曲剧、儿童剧等多种艺术门类,持续于每周末晚在颜料会馆上演,既有传统艺术经典演绎,又有现代元素精彩碰撞。
颜料会馆上演的沉浸式曲剧《茶馆》以“融戏于景、戏景相融”的全新形式呈现,将观众与演员一同置身演出场景之中,以“茶客”身份参与整场表演,以极强的代入感、参与感、互动性调动多重感官,带来融入剧情、投射情感的新型入口。
以颜料会馆为代表的演艺新空间在“新”的同时还兼有厚重的文化韵味,不仅是新兴文化的发展,也是传统空间载体的活力焕新。
颜料会馆
演艺新空间,打造业态融合场景
东城区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对南阳·共享际在不改变建筑外观的基础上修复与翻新,将其打造成北京第一个集创作孵化、排练演出、休闲住宿等为一体的“戏剧共享生活社区”。
南阳·共享际围绕戏剧创作、戏剧孵化、戏剧产业化开发三个环节构建戏剧文化场景,为戏剧工作者提供了“工作+居住+排练+文化商业”的整体功能服务空间,在同行业中属于少有的集演出和内容孵化于一体的商业平台,同时也聚集了具有温度的商业内容社群,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生活和消费场景。
南阳共享际
南阳·共享际一层为剧场,二层改造为戏剧可视化工坊,为戏剧团队提供免费办公工坊空间,并与入驻团队签订每月在南阳剧场内的付费类展演内容及频次,目前已成功引入7家戏剧类团队入驻;三层引入了媒体、宣发和设计团队,为后期的内容输出、宣传渠道和舞美设计等环节做好最后把关。为最大程度增加社区内容服务,同时匹配了由共享际整体进行品牌孵化的商业业态,包括目前大众点评东城区排行第一的“铁手咖啡制造总局”,网红黑胶唱片酒吧JoyLand。
交互演艺全沉浸,重构戏剧观演新空间
绝大多数演艺新空间上演剧目都具有沉浸式演出特点。东城区打破观演关系的“第四堵墙”,让舞台进一步延展至观众身边,模糊了观演与游戏的界限,使之从单纯的艺术欣赏转变为一种休息娱乐体验项目,成为文旅深度融合的一种探索。
隆福寺大麦新空间“戏剧+街区”沉浸式互动演出项目与隆福寺街区深度结合,从沉浸式演出创制孵化、沉浸式新空间演出、戏剧演出+街区商业等方面,通过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展开“文商旅”深度融合,塑造高品质戏剧休闲生活方式,培育戏剧发展土壤,激发戏剧市场的活力。项目创新的演出形式和运营模式将加快推进东城区“戏剧之城”建设发展,助力东城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与辐射力的戏剧中心,助力城市文化消费释放出更多活力。
驻场于隆福大厦一层的大麦新空间沉浸式戏剧《现在开市》,通过采用“沉浸+互动”的表演模式,空旷的“屋子”布置了16张桌子代表16个金融市场,144位观众都化身为身家百万的“银行家”,在120分钟内,参与投资、决策,面对机遇与风险,体会全球金融系统的高速运转与风云变幻。
《现在开市》
总结与思辨
结合上述案例与理论观点可知,北京对演艺新空间的开发初见成效,对可利用的城市空间、建筑群或商业场所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一方面,在艺术展现空间中展开了舞美设计、剧情设置的创新;另一方面,拉近了戏剧艺术与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之间的距离,扩大了观众范围。同时,在对受众市场的考察中发现,当下北京演艺新空间的探索与开发中仍存在融合较生硬、宣传不到位等问题,在场景构建中对互动环节的设置仍显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开放城市空间中的受众沉浸感受到了影响,由此提出以下措施。
紧随城市规划方向,结合文旅融合视角
北京演艺新空间的开发与城市空间的建筑结构、商业场所有着紧密的联系,建筑群或商业场所作为专业剧场在其他演出场域内的补充,承担着展现艺术演出的职责。此外,北京对演艺新空间的探索应始终与城市发展策略及当地政策紧密关联,紧跟城市空间布局变化的脚步,首先了解空间状态,而后洞悉环境氛围,再进一步融合艺术演出。在文化艺术活动与旅游产业高度融合的当下,文化艺术与空间的结合也应尽可能顺应文旅融合的趋势,主动与旅游产业构建内容及形式上的联系,改变传统的观光旅游方式,采用城市特色文化展演、在游览空间内融入表演艺术元素等方式,在旅游产业中加入现场演出的文化性、体验性、欣赏性与教育性,使得演艺新空间巧借文旅融合的东风,进一步扩大传播效应。
依托社交媒体平台,扩大宣传推广范围
文化机构应该借助大众媒体及社交平台的力量,搭建官方媒体矩阵,在互联网环境下向潜在受众展开营销,从而扩大观众范围。可以利用打造北京演艺新空间体验的观演交流平台,在 社交媒体上推送最新的演艺新空间开发资讯,与旅游平台合作开通线上抽奖赠票、解谜入场游戏等互动方式,拉近与观 众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扩大文化艺术活动的受众市场。
借助高新技术,完善场景构建,巩固互动效果
结合当下受众特点与上述场景构建、互动仪式链构建 等理论,北京演艺新空间的场景构建应进一步打开思路, 将高新技术运用在表演空间当中,增强观众的沉浸感与参 与感。例如将动作识别和捕捉反应系统与演出多媒体投影结合,改变过去观众仅仅在视听层面进行观演的模式,使观众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演出当中。除此之外,VR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日益成熟也可以为演艺新空间的场景构建提供更多可能。文化艺术与旅游产业、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以戏通心,以文搭台,以艺塑魂,从佳作“集散地”到精品“孵化器”,北京作为首都,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努力描绘“演艺之都”生动样本!
撰稿 | 张英倩 清研集团旅游管理研究部高级研究员
编辑 | 陈泽玺
图片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