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谈 | 掌握生态环境价值评估方法,推进生态价值体系建设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构建生态价值核算体系,完善生态价值实现机制。生物多样性下降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危机之一。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资源消耗、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党的二十大再次确认了高质量发展需要以高品质生态环境作为支撑。因此,开展生态价值评估体系的研究势在必行。
价值评估标准体系参考
根据当前的建设成果,整理了部分参考资料,现行的生态价值评估方法和标准有:
GB/T 31118-2014 土地生态服务评估 原则与要求
GB/T 38582-2020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
GB/T 42340-2023 生态系统评估生态系统格局与质量评价方法
HJ/T 192-2006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
LY/T 2407-2015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
LY/T 2649-2016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技术规程
LY/T 2735-2016 自然资源(森林)资产评价技术规范
LY/T 3321-2022 草原生态价值评估技术规范
DB11/T 659-2018 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评价技术规范
DB3415/T 4-2020 区域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技术规范
生态环境价值评估体系
价值评估方法
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可以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反映的是环境资源的直接或间接使用价值,非使用价值与人类是否使用该环境资源没有直接关系,是人类对环境资源价值的伦理判断。
生态环境经济价值核算方法
生态环境的服务价值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四大类。供给服务是指从生态系统中获取的产品,如食物、木材、药材、纤维、淡水、燃料等。调节服务是指从生态系统调节过程中获取的效益,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净化污染、减轻灾害、固碳、释氧等服务。文化服务是指人类通过精神充实、感知发展、娱乐、审美等方式从生态系统中获取的非物质效益。支持服务则是支撑上述三类服务的服务。
生态环境文化价值包括美学价值、教育、文化遗产、消遣娱乐、康养以及宗教与精神等价值类型,国内外众多研究学者通过建立模型评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生态环境文化价值评估成果适用于规划设计,可为管理决策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
基于SoIVES模型建立的生态价值评估体系
生态环境价值评估方法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及其经济价值的复杂性决定了在对生态环境经济价值进行评估时需要采用多种不同的评估方法。根据是否存在现存市场或替代市场还可以将常用的生态环境价值评估方法分为三大类:直接市场法、揭示偏好法及陈述偏好法。
市场价值法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会导致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变化,从而引起产值和利润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可以用市场价格进行计量的。对于不存在市场属性的生态环境资源,可以通过分析现有的市场数据来衡量成本价值,通过成本法提供价值参考系数。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存在着动态的相互作用关系,生态环境状况的变化会影响民众的生活水平,一方面人们努力提高生产和生活水平,可能会促使对生态系统产生过度利用,进而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和服务能力下降;另一方面,人们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追求,需要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及其服务能力。但缺乏生态环境与人文价值的评估研究,成为人们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对可持续发展目标追求的主要矛盾,与生态文明建设下的民众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大相径庭。
讨 论
如何结合生态环境价值评估进行政策制定及投资决策仍是一个行业前沿的讨论课题。如何对生态环境的价值进行科学、全面地评估,并将其与经济、社会信息结合在一起,为地区的规划和发展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并确保地区资源的持续利用的研究仍处于发展初期。我们认为,生态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必须在传统经济发展及政策制定核算及报告基础上,开拓新的思路,创建科学创新量化方法及模型,推动长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科学地理解生态系统保护和利用之间的矛盾,最好的途径是量化生态系统服务,从而使决策者和公众能够清晰地看到一个健康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巨大服务,以及一个受损的生态系统所带来的巨大损失。
在现有建设成果的标准规范体系等参考下,清研集团持续开展生态价值评估方法的学习与探索,积累了全面的生态环境行业研究经验。清研智慧生态环境部门拥有大量生态环境评估业绩,具有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绝对优势。生态环境评估体系的研究发展,可以促进清研集团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生态环境价值评估的工作平台,助力清研走在生态评估体系建设前列。
撰稿 | 徐丹 清研集团智慧生态环境研究部研究员
编辑 | 陈泽玺
图片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