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谈 | 落叶缓扫彰显城市美学
一叶落知天下秋,一叶红知秋意浓。今秋,全国多地纷纷开启“落叶缓扫”作业模式。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城区环境质量的前提下,让落叶成为道路景观的一部分,过一段时间再清扫。观落叶随风飘舞、闻踏叶沙沙作响,在缺少“原土”的城市感知大自然原始的力量,让成人重拾往日情怀、让孩子近距离探究那些大自然“基于规则的秩序”,也不失为一种城市治理的别样关怀。
落叶是树木生长过程中的自然产物,它们富含养分,可以作为肥料,通过落叶缓扫,这些养分得以保留,有助于提升土壤质量,促进树木生长。落叶缓扫有助于形成独具特色的落叶美景,在满足市民对大自然向往的同时,也为城市留住了美好瞬间、增添了人文气息,让城市充满人情味。
近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发布关于做好秋冬季城镇绿地养护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落叶缓扫工作。一是针对公园绿地内的落叶,特别是银杏、白腊、械树等彩叶树种,绿地内暂时不作清扫,最大限度地延长市民观赏落叶时间。绿地保洁以捡拾白色垃圾、枯枝干枝为主。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引导广大市民自觉做到赏景、爱景护景,切实保护好园林绿化成果,为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做出积极贡献。三是作业人员要加大巡视力度,对落叶适时适度喷水延长观赏时间。采取设立禁止烟火标识、加强看护等措施防止园林绿地发生火情。落叶干枯失去观赏价值后进行集中清理回收处置利用,确保秋冬季节园林绿地绝对安全。
“落叶缓扫”背后折射出的是城市文明的变迁,是城市管理水平、理念和方式的提升,更是在呼应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都说要“落叶归根”,但以往为了城市的整洁,每到落叶时节,环卫工人的压力与烦恼不知又要增添几重,而那小山一样的“黄叶堆”,那蒙古包一般的特制“集叶袋”,在带给市民们在某种程度上甚至都有些“熟视无睹”的干净环境的同时,也让城市的秋,少了几许情致与韵味。五彩斑斓的纷纷落叶能给城市带来美丽,也能给环卫工人带来额外的工作负担,不及时清理落叶,城市环境的整洁与市民出行的便利必然受到影响,同时,道路两侧树种不同,落叶时间也就不一,加之气温再起伏不定,就会造成相当长的“落叶季”,不扫不行,扫又扫不完,前头扫了,转眼又落了,就算深藏不露的少林“扫地僧”在世,也怕是要叹一声“为之奈何”了。
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也成为很多人的人生座右铭。“一叶知秋”是自然物象映射到人类生活的绝佳表征。现代人出则车、栖则楼,车里有空调,楼里也有空调,人工调节的“小气候”,舒服是舒服了,但与大自然的声息相通渠道却日渐收窄,感知力亦日渐麻木。想起小时候爬树摘柿子、拣叶做书签的日子,这一叶“知”的,也不仅是时序的秋,那也是人生的“秋”了。
落叶缓扫这一转变不仅在于自然环境上,还在于人文方面。木叶纷纷落,入眼皆是秋。落叶自古以来便传递着诗意与哲思,总能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想。在观赏落叶的过程中,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在不断丰富。
在人们的观念影响下,政府推出了落叶缓扫等政策。自此,城市不再是冷冰冰的钢筋混凝土,而是一个有温度的城市,人们在观赏落叶之时,也真正感受到了来自于大自然与社会的亲切与温度。
撰稿 | 侯云出 清研集团自然资源园林研究部研究员
编辑 | 陈泽玺
图片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