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谈 |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殡葬改革发展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的殡葬改革以建设惠民、科技、绿色、文明、生态殡葬的方向发展,始终坚持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受互联网影响,殡葬改革朝着“互联网+”方向发展,创新形成“互联网+殡葬服务”新模式,更好保障“逝有所安”。

殡葬改革发展历程

殡葬改革的倡导与实践(1949-1979年)

1956年,毛泽东、朱德等151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签名倡议身后实行火葬,只留骨灰不留遗体,拉开了殡葬改革序幕。此后10年间,在农村倡导火化的同时开展平坟运动,向墓地要耕地;在城市则设立火葬场,号召公职人员去世后火化。火葬场数量从1966年的87个增至1979年的1608个。

殡葬改革在曲折中发展(1979-1985年)

1978年后殡葬改革发展有所停滞,火化率连续3年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18%降至1981年的13%,火化的尸体数量从116万(具)降至85万(具),殡葬改革事业倒退。为改变这种情况,1981年正式开始殡葬改革的全面整顿工作,随后两年开始大力推行殡葬行业承包责任制改革。在这一时期,我国大部分地区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殡葬行业发展逐渐进入正轨。

殡葬改革工作逐步向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1985-1997年)

198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是首个殡葬法规性文件。1989年,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成立,为殡葬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年,中国殡葬协会正式成立,为殡葬业的产业化和规范化提供了切实的保障。1991年,《民政部殡葬设备科研与生产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出台。1997年,国务院颁布《殡葬管理条例》,是首个殡葬行政法规。在这一时期,我国殡葬改革朝制度化方向发展。

殡葬改革的全面深化(1997年至今)

1997年后以国务院所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为基准,全国各省市加强了殡葬立法工作的力度,制定或修改了各地区殡葬管理的法律法规。2012年,全国有30个省份实施了惠及低收入群众的惠民殡葬政策,在殡葬领域有力增进了基本民生福祉。2014年3月27日,第四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提出了深化殡葬改革的整体部署,确定了我国现阶段殡葬工作的总目标和主要任务。2016年12月26日,殡葬“互联网+”论坛在浙江召开,将前沿信息技术与传统殡葬文化、行业的融合,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野。

殡葬改革发展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部署开展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为引领,创新殡葬管理机制,殡葬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殡葬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在殡葬政策法制化、殡葬基础设施建设、节地生态安葬、“互联网+殡葬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政策密集推出,提振殡葬事业升级发展

民政部高度重视殡葬领域法治建设,积极推动《殡葬管理条例》修订,将殡葬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殡葬移风易俗被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制定并发布殡葬行业标准。《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互联网+殡葬服务”的行动方案》《殡葬服务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遗体处置及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试行)》等一系列制度的出台,增强了殡葬改革动力,激发了殡葬事业发展活力。

民政部大力鼓励地方立法先行。各省市相继出台《殡葬管理条例》,通过立法保障群众“身后事”,为推进殡葬法治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重庆市文明治丧示范区、广东省华侨公寓、北京市自然葬海葬、浙江推行群众身后事一次性办结、上海搭建殡葬公共服务平台等方式机制在殡葬改革实践中积累宝贵经验,推动了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可进一步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制度成果。

增强殡葬设施建设,提升殡葬公共服务能力

近年来,中央和各级政府部门加大殡葬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殡葬服务设施的数量有所增加,殡葬服务环境逐步优化。2016年以来,国家将殡葬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十三五”社会服务兜底工程实施方案》、“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等,加强殡仪馆、公益性骨灰堂、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推动老旧殡仪馆改造,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制度。江苏、河北、江西、安徽、贵州等地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实现城乡全覆盖,群众治丧条件明显改善。

资金支持方面,“十三五”以来,国家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51.5亿元补助殡仪馆、公益性骨灰堂等建设项目和火化炉等设备购置项目。民政部本级福彩公益金累计支出近7.7亿元支持中西部地区和参照中西部地区政策的东部省份殡葬基础设施设备更新改造项目。与此同时,各地普遍实施面向城乡困难群众减免或补贴遗体接运、暂存、火化、骨灰寄存等基本殡葬服务费用的惠民殡葬政策。已有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四川、广东、江西9个省份将惠民范围扩大到辖区居民。宁夏实现殡葬救助与城乡低保、养老保险等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

葬式葬法多样化,树立绿色文明殡葬新风

近年来,节地安葬在我国自上而下大力推行,成效显著。在安葬形式方面,我国积极推行火葬区骨灰撒海、撒散、植树(花、草) 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如,北京市积极推动海葬、自然葬,到2020年北京市的节地生态安葬比例已达到50%。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积极推广树葬、花葬、草坪葬等生态葬法,已先后树葬了约2000名逝者的骨灰。江西省加强对“风水先生”等殡葬从业人员管理,依法关停土葬用品店,全省遗体火化率达100%。广东新建公益性安葬(放)设施 233 个,海葬(树葬)纪念设施 56 个,节地生态安葬率超60%。浙江温州持续深化青山白化治理,节地生态安葬率达70%以上。青海节地生态安葬民众数量呈倍数增长。

在安葬政策方面,北京市、山东省、山西省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出台相关法规文件推行节地生态葬,发展绿色殡葬,还对进行生态葬的遗体给予补贴。如,北京市推行“零百千万”惠民工程,实行零消费骨灰海葬和自然葬、百元骨灰盒、千元殡仪服务和万元骨灰安置。衢州市将骨灰撒散奖励提高至2万元。三门县明确生前享有和逝后奖励两项标准。

殡葬服务网络化,深化“互联网+殡葬服务”新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积极探索殡仪服务O2O的方式,为逝者提供互联网一站式殡仪服务方式,助推传统殡葬向现代殡葬转型升级。在疫情期间,全国推动“互联网+”与殡葬服务融合发展,探索开展远程告别、网上祭扫等新模式。2022年清明期间,在全国2000多个网络祭扫平台上,网络祭扫群众达215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92%。

各地相继推出殡葬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推动殡葬服务线上线下互动融合,目前,北京市、浙江省、江苏省等多省的殡葬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已实现部省殡葬管理服务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与市、县级信息平台及殡葬服务机构信息平台有效对接。如,苏州市将群众“身后事”一网通办在2022年年底全市范围推广,办累计办件量达5705件,同时高质量建成苏城数字殡葬公共服务平台,覆盖255家殡葬服务机构,其中殡仪馆7家,守灵中心37家,公墓(骨灰堂)211家,并开通运行苏州市“96444”殡葬服务专线。

未来发展方向

2022年8月,由福寿园国际集团举办的—数字陵园(上海)慧心谷发布会在上海市召开,这是一场将元宇宙概念引入殡葬领域的“实体+数字”全新生命纪念服务,引起全国殡葬专家的关注。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加持下,数字殡葬对生命观带来重新审视,也是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的重要方式。北京市于2023年在太子峪陵园等5家市属公墓推出数字科技殡葬试点,设立“数字墓园”,通过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融合声光电等科技手段,进行安葬与纪念。数字科技殡葬不但有“实体”,而且能保留骨灰。据媒体报道,试点三个月以来,约200余户家庭选择“数字墓园”,在进行回访,结果满意率达到了100%。收到32面锦旗、32封表扬信以及14位市民通过12345热线电话进行表扬夸赞。由此看来,数字化殡葬成为殡葬领域不容忽视的发展方向。

撰稿 | 陈璃 清研集团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

编辑 | 陈泽玺

图片 | 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