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谈 | 音乐节助力文旅新突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近年来,人们不再满足于一场只是游山玩水的旅行,开始追求更加多样化的视听观感,以音乐节为核心的旅游方式受到年轻群体青睐。各地政府也越来越重视音乐节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价值,将其打造为城市的“文化名片”。

“音乐+旅游”市场火热

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2023年一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6.89万场,演出票房收入49.80亿元,观演人数2185.22万人次。“五一”假期,全国举办了40多场音乐节,涉及17个省份或地区,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乐迷前往参加,并带动了当地旅游市场的发展。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的调研数据,音乐节和演唱会项目在“五一”假期中带动了超过12亿元的综合消费规模。目前,全国各地音乐节排期密集,据统计,几乎每个月都有超过30场音乐节开演,显著地带动跨城文旅消费。

“音乐+旅游”成为城市文旅新名片

免费领取的门票、跨越城市的奔赴、精彩绝伦的音乐盛宴、志同道合的聚集……吸引了大量乐迷前来参加,了解并关注到举办城市的特色和风土人情,品尝当地特色菜、逛著名景点等旅游活动,使得音乐节与旅游经济的结合愈发凸显其价值。这使得音乐节不仅是一次音乐盛宴,同时也能够成为一个城市旅游文化品牌的打造平台,让消费者更好地参与和体验。通过突出个性化和差异化,让音乐节与当地旅游资源相互融合,吸引更多的游客,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繁荣发展。“旅游+城市品牌”正在成为国内音乐节的主流运营模式,通过音乐节自身的宣发系统能够带动城市宣传,并提升城市自身影响力。

新文旅消费涌现,助力文旅市场回暖

2023年以来,全国各地音乐节排期密集,各地拉动文旅消费诉求强烈,并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越来越多的音乐节愿意去二三线城市。音乐节不仅在数量增长上呈现强劲态势,在嫁接市场形态上也出现了许多新趋势。例如敦煌大漠音乐节首次公路与音乐狂飙——极限车迷大狂欢;“山西文水·稻田音乐节”将音乐节与乡村振兴结合在一起;青岛凤凰音乐节充分展现青岛西海岸的艺术文脉与山海浪漫;酷狗CMJ国潮音乐节是在传统音乐节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旅游文化。

音乐节沉浸式场景,融合音乐艺术、元宇宙元素、当地旅游资源,运用数字技术和视觉艺术,营造沉浸式的演出空间,使人们从音乐的文化融入到音乐的体验中去。同时全方位地满足观众的情感触达点,在社交诉求、分享诉求、体验诉求及个性诉求上充分做好规划,用好听、好看、好吃、好玩制造前卫时尚的氛围感,刺激和引导充满文化意义的消费空间,打造音乐文旅新消费理念。

在给品牌带来新思路的同时,与新消费、文旅结合得愈渐紧密的音乐节,也给城市文旅带来新的视角。“横店水上音乐节”打造了别具一格的水上音乐现场,横店影视城总入园人数突破7万人次,景区门票订单日环比最高增长250%;第六届太湖湾音乐节,近10万人涌入位于太湖湾的嬉戏谷,共接待游客11.52万人次,实现营收7802万元;烟台环渤海迷笛音乐节吸引了10万乐迷涌入这座城市,烟台公交累计出动车辆200余台、发送班次4000余次,运送游客17万多人次。

音乐节早已超越了音乐本身,很多参与者也并非为了看音乐演出而来,很多音乐场景已经成为参与者进行拍照打卡的重要地点,这些照片又将在社交平台产生二次传播。音乐节不仅点燃了乐迷的热情,还带动了地方文旅项目的消费热,迅速助力地方文旅消费市场回暖升级。

流量变“留量”,助文旅“破圈”

音乐节已不再是单一的娱乐活动,而是渐渐融入了休闲旅游领域。借助音乐节开发旅游资源,应注重音乐节与旅游业的联合发展,融合度才是流量变“留量”的关键所在。音乐节的旅游活动有助于提升旅游氛围,使游客能够更好地融入到环境当中,形成认同感,提升该城市在游客心目当中的形象。

有一定规模的音乐节,背后往往承载着数万人的衣食住行。对于很多乐迷来说,抢到门票只是第一步,机票、车票、酒店等一系列行程项目都需要提前预订。音乐节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分支之一,是一个利用文化、旅游和青年消费市场等多种资源相互融合的综合性文化事件。举办一场音乐节,可以扩大城市知名度,对景区来说,“鲶鱼效应”明显,可整合带动“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为方圆几十公里的商家带来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其他行业及品牌的加入,不断丰盈与完善音乐节核心IP,努力把“过路客”变“过夜客”“头回客”变“回头客”,实现城市文旅产业破圈。

未来,Z时代社交个性化需求不断增长,将推动旅游业向多元化、个性化发展,音乐节作为个性化文旅消费品,有助于打造具有标志性的旅游文化品牌,助力文旅产业新突破,实现高质量发展。

清研集团在文旅行业“体检式”暗访、旅游大数据分析、旅游服务质量与满意度调查、旅游资源普查、旅游信息化建设、旅游舆情监测、文旅活动策划与效果评估、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指导、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指导、全域旅游规划、区域发展规划、特色小镇规划、园区规划以及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夜间旅游产品策划等方面深耕多年,与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河北、江苏、安徽、山东、内蒙古等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了长期合作。同时具备研究咨询、数据调研、数据挖掘、数据处理、信息平台系统研发等相关能力,致力于推动中国文化旅游行业快速、稳定、健康地发展,拥有丰富研究经验。

撰稿 | 冯永 清研集团旅游管理研究部研究员

编辑 | 陈泽玺

图片 | 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