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谈 |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动青年高质量就业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切的问题,也是劳动者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途径,把稳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更是让广大劳动者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必须抓紧抓实抓好。

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约1/4的求职人员属于16-24岁的青年,青年无疑是就业的重要群体,是社会经济持续创新与进步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今年来,我国青年失业率持续走高,突破20%大关,青年失业率过高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还成为引发政治动荡的一大诱因。因此,了解青年失业现状及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是必要的。

青年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经济半年报。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相较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整体失业率并未恶化,然而青年失业率却值得注意。数据显示,16-24岁人口城镇调查失业率为21.3%,这是自4月份青年失业率历史首次突破20%以后,第三次创下自2018年1月此数据定期公布以来的新高。官方预计下月这一数据还可能会继续升高,在8月份有望逐步回落。

当前我国青年失业率高升的原因是多元的:

一方面是存在劳动力市场总量的供需矛盾。全国劳动力供给数量下降与青年劳动力人口数量上升形成对比。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就业人员总量自2018年开始下降,到202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了2000多万人。同时,当前经济回升基础仍需巩固,民营企业、外资等企业利润下降,企业吸纳能力大大减弱,就业市场出现萎缩。然而,自2018年到2023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加300多万人,达1158万,增幅超40%。根据“七普”等数据的观察和推测,青年劳动力供给一直到2030年都会持续上涨,而高校毕业生可能在今后的三五年内,也会继续上升。

另一方面,结构性矛盾突出。首先,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与培养方向主要以服务业为主,这与我国产业发展方向不相匹配,同时大多数毕业生毕业后并不从事专业相关工作,教育结构错配明显。其次,当前产业转型与升级,低技能岗位逐步减少,而大学缺乏对实践技能的培养,毕业生普遍缺乏就业技能,出现岗位空缺和失业劳动者并存,技能素养和岗位需求存在差距。最后,就业环境的不稳定性以及新旧观念的冲突,“慢就业”现象凸显。一部分毕业生集中于考公、考编追求稳定;一部分毕业生继续考研追求学历;还有一部分毕业生选择志愿服务、支教、自由职业等,追求个性价值的实现。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应届生选择“慢就业”比例从去年的15.9%上升到18.9%。此外,疫情期间遗留的问题开始显现。之前找不到工作或找到过渡性工作的人群,也会开始积极地寻找工作,进一步增加岗位的竞争情况。传统教培、房地产行业受到冲击,网约车、外卖、快递等新兴行业出现饱和,加剧了青年人就业压力。

多措施促进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当前,稳青年就业任务依然繁重,既要立足眼前,也要着眼长远,深入贯彻二十大报告精神,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健全就业促进机制,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扩增量,宏观微观系统发力

首先,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加强各方面宏观政策支持就业的导向,实现与就业政策的协调联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撑经营主体的恢复和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

其次,优化营商环境,稳住市场主体。7月19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更是为发挥民营经济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作用而保驾护航。未来要充分发挥中小微企业吸纳青年就业的作用,引导中小微企业、高技术企业增强信心、大胆发展。建立与中小微企业定期交流沟通的制度和渠道,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困难,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减免房租、办理延期纳税、增加信贷投放等措施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为青年挖掘更多岗位资源。

第三,完善新形态就业支持体系,通过新就业形态推进青年充分就业。加大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在扩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规模的同时还需要提高就业质量和稳定性,帮助新就业形态青年从业者提高人力资本积累、实现长期职业生涯发展。

第四,以基层治理改革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拓展青年就业岗位。进一步深化西部计划、特岗计划、“三支一扶”等现有基层就业项目,强化物质保障,畅通基层青年职业发展路径,使青年更具获得感、成就感,真正扎根基层。在城市基层治理中,以服务居民为导向拓展青年就业岗位,如加快推动普惠性养老托幼服务落地生根,通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托育园等惠民设施建设开辟更多就业岗位,实现改善民生和吸纳就业的双赢。

优存量,供需两端动态平衡

首先,在供给侧,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促进育人体系与市场需求相匹配。高等教育院校要前瞻性地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专业和培养方案。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和培养计划,建立健全课堂学习与专业实践双重育人机制,提高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此外,多方联动,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开展重点人群重点行业专项培训,瞄准市场紧缺、产业急需的人才,着力提升培训效果,提高青年创业就业能力,健全技能人才发展政策体系。

其次,在需求侧,通过扩大企业就业规模、稳定公共部门岗位规模等举措多渠道为青年就业提供岗位。推动数字经济融合,培育多层次就业需求。鼓励用人单位扩大见习规模,储备劳动力的同时提高劳动者素质。

最后,在供需两端要促进就业信息有效连接,加强政府、企业与高校间的信息联通网,提高劳动力市场供需匹配效率,统筹搭建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提质量,权益保障长效续航

首先,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就业保障,增强青年就业获得感。促进劳动力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充分流动,打破限制青年灵活就业的制度壁垒。在此基础上,要以法律手段切实保障劳动者入职、在岗、离职全过程的基本权益。同时,在尊重特定行业和用人单位自主选择权利的基本前提下,大力破除不必要的就业门槛和隐形就业歧视,不能以学历、性别、年龄和婚恋状况等外在条件随意否定求职者。特别是要加强对育龄女性的劳动权益保护,多措并举减小育龄女性就业阻力。对于明显损害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违法行为,相关部门要加强执法监督,加大处罚力度,为劳动者筑牢法律后盾,同时引导营造健康的职场文化及环境。

其次,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保障灵活就业增收渠道,帮助其健康发展。引导公众转变就业观念,顺应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多手段维护好灵活就业群体合法权益。

最后,引导青年群体树立风险意识,给予就业指导,形成就业趋势、制度供给、就业意愿相匹配的,有韧性的就业环境。

撰稿 | 张莹 孙淑颖 清研集团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

编辑 | 陈泽玺

图片 | 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