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谈 | 数字化背景下智慧博物馆建设探讨
在物联网和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促进博物馆和科技的交融逐渐成为博物馆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结合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根据博物馆的基本特点,科学构建智慧博物馆是促进博物馆实现长远发展的积极手段,就我国而言,如果能够突破博物馆的发展瓶颈,将对智慧化城市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智慧博物馆概念的提出
智慧博物馆是基于博物馆核心业务需求的智能化系统,在现有数字博物馆或者博物馆数字化发展的基础上,以数据链接,淡化博物馆墙体的界限,提供“物、人、数据”三者之间的多元信息交融互通,随着博物馆业务需求和观众需求的变化而实现智慧化抓取、智慧化改变、智慧化服务。
2013年,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智慧博物馆的概念首次被提出。2017年,人工智能走出实验室,迈出了商业化应用的第一步,人类迎来“人工智能元年”,由此进入智能时代,智慧博物馆建设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博物馆受到严重冲击,从而也加速了博物馆数字化进程。2021年,中宣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从优化博物馆分类布局、夯实博物馆发展基础、提升博物馆发展活力以及优化博物馆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2022年5月,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智慧博物馆的建设。
数字化创新实践赋能智慧博物馆发展
资源整合,建立“信息共享”新模式
智慧博物馆在传统博物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主题资源库、线上专题讲座等方式,将分散的碎片化信息进行优化整合,让参观者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智能端获取所需要的资源信息,提高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效率。
敦煌研究院的“数字敦煌”项目将敦煌石窟的壁画、彩塑、建筑、藏经洞出土的文物、遗址周围的环境数字化,将产生的海量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三维数据、全景漫游数据,建立数字资产管理系统。2016年“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实现了30个洞窟整窟高清图像和全景漫游节目全球共享,还能基于敦煌学词汇进行智能高效的检索和大数据分析,访问用户遍布中国、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意大利、俄罗斯、加拿大、法国、西班牙等全球78个国家,累计访问量超过1680万余次。
以人为本,打造“智慧服务”新体系
相较于传统博物馆,智慧博物馆更注重观众的参观感受与体验,通过线上预约、VR技术、智慧引导等多种方式提升博物馆的服务水平,给观众提供更方便、快捷、沉浸式的参观体验,更好地满足观众的服务需求。
通过全面升级,金沙遗址馆重新将网站细分为大众版、学术版、青少年版和英文版,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在馆内参观时,观众可以登录“智慧金沙导览服务系统”,获得自引导、沉浸式、多元化的游览体验。“智慧金沙导览服务系统”拥有基础语音讲解、手语导览、资深讲解员录制的特色导览、多语种导览以及基于三维全景技术的“云导览”。导览内容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以及动画视频、动态演示等多媒体资源,呈现出鲜活的文物二维、三维信息,使参观体验更加丰富和有趣。
实时数据,创新“数据系统”新应用
智慧博物馆的数据采集是具有实时性的,可以分为“人”和“物”两大板块。如根据观众的参观轨迹与停留时间分析当前的参观路线是否合理。博物馆的文物数据化可以摸清馆藏的文物数据、空间数据、环境数据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整合,从而实现智慧博物馆可持续发展。
故宫博物院与腾讯合作的“玩转故宫”微信小程序推出“‘皇帝的一天’游览线路”“东路游览推荐线路”“西路游览推荐线路”等多种推荐旅游项目,可以实时定位游客位置,推荐游览线路。除此之外,传统的文物信息录入工作量巨大、易丢失、不易更新,保存、使用都非常繁琐。故宫博物院为了摆脱传统的信息管理困境,于是采用互联网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将高清图片与文物自身的数据一并录入系统,例如文物的360°全景高清图片,长度、宽度、质地、朝代、背景、出土位置、损伤情况等,清晰明了,便于更新,同时使文物信息被准确保存。
智慧保护,构建“文物保护”新格局
智慧博物馆通过获取文物本身到外部环境的相关数据,为文物保护的风险防控、风险预警等提供依据和参考。除此之外,智慧保护可以构建文物修复管理系统,优化传统文物修复“以老带新”的方式,将文物修复的过程和步骤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清晰记录下来,制成电子档案上传至系统中,加强各博物馆之间的经验传播。
江西省博物馆的“数智江博”综合管理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采用平面扫描、三维扫描与建模、数字拓印等多种先进数字技术,以非接触、无损害、高精度的方式,完成了馆内20000余页纸质档案、10000余页古籍善本、100余件平面类文物的高清影像采集与30余件文物线划图绘制、400余件文物的三维建模和100余件文物的环拍、8件代表性文物的数字拓片等,高保真地留取了这些文物的几何形态、纹理与色彩特征等,赋予了文物永恒的“数字生命”,实现了对文物的数字化保护,持续提升了博物馆的保护、管理和服务等业务水平与效率。
智慧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方向
搭建以互联网为主的信息化平台
在建设智慧博物馆时,首先要搭建以互联网为主的信息化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对博物馆中的资源进行整合和统筹规划。第一,要引入常见的系统,将系统平台与博物馆相连接,实现在线搜索功能等;第二,要引入现代化虚拟技术,借助信息化平台对博物馆中的陈列品进行虚拟重塑,使参观者能够根据虚拟技术所塑造出的画面更好地了解陈列品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知识;第三,更新博物馆中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对博物馆的系统平台、相关软件和硬件设施进行更新,避免智慧博物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出现各种漏洞和问题。
全面建立综合型智慧博物馆服务体系
综合型智慧博物馆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博物馆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观众行为分析系统、移动导航系统、虚拟现实系统以及线上3D展馆等。博物馆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将博物馆中展品的相关数据、知识背景等上传到系统中,参观者只需登录博物馆的系统平台就能够快速查询和浏览展品的基本信息。观众行为分析系统和移动导航系统可以为参观者提供合适的参观路线、选择和引导,同时为参观者提供展品定位服务,通过对参观者的参观路线进行跟踪和自动感应,根据参观者的数量和行为动线进行合理疏导和路线引导,从而为参观者提供舒适的服务。虚拟现实系统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博物馆中的陈列品进行虚拟还原,使参观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陈列品的知识背景,提高参观者的体验感。
引入专业的智慧博物馆运营和管理人才
引入专业的运营和管理人才对智慧博物馆发展至关重要。智慧博物馆的管理人员要具备专业的信息化知识和技术,在对智慧博物馆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能及时处理智慧博物馆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系统问题,提高用户体验感。在此过程中,博物馆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尤其是要对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进行定期考核,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从而更好的提供服务。
撰稿 | 郎旭红 周靖 清研集团公共服务研究二部研究员
编辑 | 陈泽玺
图片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