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谈 | 浅谈如何打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牌
2023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中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多次强调“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资料,低收入群体仍主要是乡村居民,共同富裕的短板弱项仍集中在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与关键,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被赋予多极目标,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则是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长期导向。
乡村特色产业概念及类别
乡村特色产业重点是把握其“特色”,从本质上看,乡村特色产业是依靠乡村地域空间上的“特色资源”来发展“特色产业”,满足社会大众的“特定需求”。“特色”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乡村资源的“特色”,比如独特的自然、地理与人文资源的地域性特征等都决定地方乡村产业的特色。2.经营业态的“特色”,在将乡村特色资源打造成乡村特色产业后,其本身经营业态也独具特色。3.用户需求的“特色”,不同用户有着不同需求,而乡村特色产业目标就是要满足社会大众的特定需求,比如文化体验、养生休闲等,均具有鲜明用户需求特色。
我国乡村特色产业具有类型多样、业态丰富的显著特征。根据具体内容区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苏州吴中区国家农村产业示范园水稻种植区
一、以自然地理条件所产生的特色种养业,主要包括特色种植(如粮油、果蔬、茶叶、花卉、中草药等)及特色养殖(如畜禽、水产、蜜蜂等)。
重庆涪陵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二、以自然资源和独特技术为主的食品加工业(如卤制品、酱制品、果制品等)和以历史文化等发展为主的手工制造业(如竹编、银饰、陶艺、木器、服饰等)。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
三、以当地文化资源为主的特色文化产业(如茶文化、酒文化、枣文化等)和以自然资源为主的新兴产业(如乡村康养、智慧农业、共享农业等)。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乡村特色产业形态不断丰富,利益联结机制逐步构建,产业富民效应不断增强,但在发展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一、受自然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部分乡村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和流通领域设施还不完善(水电、物流及通信等),较大地制约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二、特色产业品质不高,产业结构单一,同质化严重。盲目“跟风”发展外来产业,导致地方性产业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品牌效应欠缺,区域特色产业影响力薄弱。
三、受市场化、工业化和资本水平不高等因素影响,乡村特色产业链不完善,乡村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低,特色产业的融合性与带动性不强。
四、乡村年轻劳动力流失问题突出,老龄化现象严重,部分乡村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未接受或难以接受专业技能培训,难以适应特色乡村产业发展需要。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实现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关键是政策、资源、人才、技术、市场和资金。这直接揭示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和产业发展的相关要素问题。针对中国乡村地域广阔,乡村环境与资源差异显著特点,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落实长期、稳定而有力的政策扶持
长期、稳定而有力的政策扶持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沃土。处于发展初期的乡村特色产业多属于规模不大、实力一般的弱势产业,需政府政策格外关照、引导促进发展。如以色列特色农业就是政府政策扶持的结果,且其扶持已上升到国策高度,并长期、稳定地被坚持下来。
依靠乡村本身的自然地理人文资源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要依靠乡村本身的自然地理人文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必然要求。各地应因地制宜,选准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一要挖掘好特色资源,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独特资源需精心挖掘、开发与利用;二要选择好主导产业,结合时代,在“一村一品”要求下将主导特色产业向特、精、强方向发展。
注重人才培养
人才是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一环,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乡村特色产业根植于乡村,与乡村人才资源情况紧密相关。一要依靠高校、科研机构等在乡村建立特色产业人才基地,培养、储备特色产业人才;二要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吸引、留住优质人才。
掌握领先的核心技术
要掌握和拥有领先的核心技术,确保特色产品品质高尚,成本低廉,市场竞争力强。如法国独有的先进葡萄酒工艺是其葡萄酒产品极具竞争力的主要原因;以色列的无土种植、滴水灌溉等先进农业技术是有效降低特色产品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原因。
安徽省长丰草莓农业科技园
掌握市场主动权
市场是检验一种乡村特色产业有无前途和一种产品优劣的最终标准。一切经济活动目标都是为了将产品兑现而最终赢取利润。特色产品的最终营销面对的是具有功能化需求的人群。根据市场需求,把控产品品质,控制产品量的供给,掌握市场主动权。
拓展融资渠道,保证金融支持
拓展融资渠道,为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部分乡村特色产业因缺乏资金支持而优势不明显。因此,获取金融支持是特色产业发展关键之一。一要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保障制度,保障特色产业发展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增强;二要创新性地、精准地设计满足乡村产业发展需求的个性化金融产品;三要建立资金整合机制,将零散扶持、社会和村民资金整合,组成产业发展引导和支持基金。
撰稿 | 李龙 清研集团农林研究部研究员
编辑 | 李姝敏
图片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