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做好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及农业气候区划工作
2月13日,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其中明确要求,研究开展新一轮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气候区划工作,优化完善农业气象观测设施站网布局,分区域、分灾种发布农业气象灾害信息。
农业气候问题的重要性
农业气候问题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每3—7年我国气候就会发生一次较大调整,也就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切换。2020—2022年整体受拉尼娜现象影响,有利于北方冷空气南下,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总体有利。特别是2021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持续下降,形成强拉尼娜现象。预计2023年秋冬季为厄尔尼诺影响,2023—2025年可能处于不利的气候形势场,易形成静稳天气,不利于污染扩散,将对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带来不小压力。
气候变化给我国作物生产和粮食安全带来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物种植方式和传统产区边界变化,导致农作物种植界限北移和优势产区转移,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将面临深刻调整。二是农业气象灾害加剧,病虫害风险加剧,尤其威胁气候敏感生态脆弱地区的粮食安全,对农作物和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带来不利影响。三是国内农产品供需市场改变和国际贸易格局深度调整。
气候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2022年7至8月,长江流域降雨明显偏少,四川、重庆、江西等地遭遇罕见的高温热浪事件,高温气候范围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强度之强,是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多地旱情发展迅速,给农业生产、电力供应等方面造成明显影响。
湖北共有30个县市日最高气温破历史纪录,40℃以上高温范围和持续时间历史罕见。气温高,蒸发量大,土壤失墒快,旱情发展迅猛。全省92%以上的区域,存在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处于高温核心区的重庆,7月以来,全市平均气温为31℃,平均降水量仅为102.2 mm,78.9%的土壤水分观测站达到中度以上的土壤干旱,其中50.8%达重到特旱。重庆因旱饮水困难大牲畜5.36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59.07千公顷,其中绝收9719.7公顷。高温和干旱叠加导致长江中下游区域7省(市)农业生产受到全面影响,其中一季稻、玉米、棉花、茶叶、蔬菜等作物受灾较重。尽管台风“潭美”带来的充沛降水使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伏旱得到有效缓解,但前期部分地区一季稻、玉米等作物所遭受的危害已无法挽回;其中,湖南损失最重,贵州次之。
气候变化导致我国极端气象灾害事件增多,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加剧。气候变暖也导致我国病虫害发生区域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扩展,作物发育期提前、生长周期变短,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粮食生产面临的风险加大。为此,启动新一轮全国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工作的呼声再起。
农业气候历年形势政策
▷ 2007年,我国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出了适应与减缓并重的原则;
▷ 2013年,我国在农业领域提出了加强监测预警和防灾减灾措施、提高种植业适应能力、引导畜禽和水产养殖业合理发展、加大农业发展保障力度等重点任务;
▷2021年,我国将农业作为推进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十四五”规划要求,提升城乡建设、农业生产、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中长期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研究。《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再次明确了农业在适应气候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要本着趋利避害的原则,最大程度降低气候变化风险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威胁,同时充分开发利用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农业机遇;同年发布的《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中要求实施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加强农业生产气象服务,强化高光谱遥感等先进技术及相关设备在农情监测中的应用;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做好病虫害防治气象服务,开展种子生产气象服务。建立全球粮食安全气象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农业气候区划及普查的意义
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原党组成员宋建朝表明,要掌握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主动权,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必不可少,“要对一段时间内区域气候变化的趋势有一个客观分析研判,这样方向性的气候把握,对于农业结构、种植周期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及时调整,都将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农业气候区划是以涉及农业的气候指标为依据,如水、热、风、光等,通过气候学、农学、统计学、系统工程学等科学方法,分析农业气候条件时间和空间分布的变化,归纳出不同区域农业气候条件和特征,将相似的和不同的区域进行归类划分,从而指导农业布局和生产。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则是为了摸清“家底”及变化规律,其中包括前面提到的气候指标,还需要分析与这些指标相适应的农作物品种生长特征,形成与不同类型农作物适应条件的气候资源精细化分类,使气候条件成为发展农业的有利资源,可以有针对性地加以利用。
目前,在全国已建成的天气、气候监测网基础上,针对农业发展的需求,建设了65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70个农业气象试验站、2700余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基本覆盖了全国主要的粮食主产区大宗作物和特色经济作物。另外,全国卫星遥感综合应用体系初步形成,利用多源卫星资料开展了农作物长势、农作物产量和种植面积、农业气象灾害等方面监测评估工作。
受技术发展水平限制,目前家政行业、护理行业、医疗行业等的数据仍未能及时相互更新,缺乏互动,使得资源间难以形成协同作用,导致行业数据无法整合,碎片化、孤岛化较为严重。因此,企业、科研机构、政府、社会组织需进行多方合作,积极推进数字化平台一体化,通过健康监测设备与医院检验项目实现连贯性绑定,建立老年人健康信息共享机制,推动养老服务企业的信息共享,形成跨行业数据共享的格局。
相关案例
陕西省编制主要果树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图集:陕西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和陕西省果业中心利用1991—2020年陕西及周边省份气象站和2010—2020年1000余个加密区域气象站气象观测数据、1:5万数字高程模型、果品产量品质及果树物候资料、不同果树气象灾害历史灾情信息等多源数据资料,基于GIS技术完成陕西7种主要果树(苹果、猕猴桃、鲜食葡萄、白梨、柑橘、大樱桃、制干红枣)精细化种植气候适宜性与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研制出全省及其主产市和重点县的气候适宜性区划图85幅,以及不同果树冻害、热害、干旱、连阴雨、冰雹、干热风等不同灾害气候风险区划图62幅,编制形成了《陕西省主要果树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图集》。该项成果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挖掘陕西优势气候资源潜力,从发展特色果业、优化果树种植布局、应对气象灾害影响与危害,聚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农业是与自然环境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部门,气候变化直接影响作物的单产、结构与产业格局,波及畜牧业和加工产品。中国既是农业大国,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我国一贯坚持针对气象变化采用减缓和适应并重,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最好的办法是因地制宜采取适应措施。农业气候区划与农业气候普查在于能够明确增强农业适应性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地位,强化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顶层设计,明确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通过揭示农业气候的地域差异,分区阐述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象灾害,发挥农业气候资源优势,避免和克服不利气候条件。适应气候变化、增强农业的气候韧性,既是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要求,也是提高农户生计和福利的重要途径,对于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撰稿 | 王莹 清研集团智慧生态环境研究部研究员
编辑 | 李姝敏
图片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