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谈 | 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生成逻辑

与其他古老文明兴衰起落不同,中华文明数千年赓续传承,历久弥新。探究其背后的缘由,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华民族拥有一脉相承的精神特质和精神追求。进入新时代,中国发展进入强起来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构筑起砥砺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力量。鉴于此,本文从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层面分析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渊源和时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尽管没有明确提出“精神文明建设”的概念,但其对于社会意识的物质基础、能动作用思想,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一方面,精神文明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受一定时代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另一方面,精神文明又具有能动作用。列宁强调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从理论、道德、文化、教育等方面对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实践探索。除此之外,马克思在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中,强调共产主义不仅是所有制的变革,也是社会意识、思想观念的变革。《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革命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开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伟大的社会革命,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思想道德素养亦必须随着社会的客观发展进程不断提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修身治国智慧

新时代精神文明根植于中国土壤,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修身治国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并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培养,爱国爱家、以礼待人、讲信修睦、自强不息等,不仅是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多年代代相传的优秀品德,也是维系当今社会和谐稳定的精神纽带。”中国古代以农耕文明为主导,自给自足的小农家庭是传统社会的基本单位。周代实行的宗法制度将政治关系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形成了中华文明独特的“家国同构”特征。周人提出“敬德保民”思想,强调以治家之道立国,从家庭伦理的“孝悌”扩展到对国家的忠诚,官员承担庇护老百姓的责任。由此,中华文明形成了深厚的民本传统。

随着时代的演变,“德”成为了对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要求。孔子提出“为政以德”的主张,通过修身养性、道德教化,建立起一套上下有序的伦理纲常,最终实现“天下大治”的政治理想。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承载着国家、社会、人民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共产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并对实践经验进行深刻的总结。毛泽东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先后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共产主义新人的标准是“又红又专”等重要论断。他提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一是采用民主、说服教育解决思想性质问题;二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三是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相结合;四是通过推选模范等形式鼓励和引导广大群众;五是思想政治教育要经常讲、反复讲。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渐形成。面对资本和市场经济衍生出来的文化形态对中国文化价值体系带来的冲击,邓小平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他指出精神文明的要义,“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这一时期,党领导人民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以“扫黄”、除“六害”、“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涌现出徐洪刚、孔繁森等一批时代楷模。

以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及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为标志,形成了系统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国应对世界大变局提供内在动力。中国近代史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始,相较于物质层面的落后,精神层面的危机尤为严重,诸如民族自尊心、国家认同等方面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中国社会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中国共产党凭借其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组织能力,将人民重新组织起来,保障了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文化格局也迎来调整的新时期。随着中美两国关系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围绕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斗争日趋复杂多变,中国发展面临新的风险考验。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相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是一个机遇。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形成牢固的民族凝聚力,构筑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精神文明建设是新时代推进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拘泥于物质文化方面,民主、法治、安全等价值理念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当下中国正处于实现伟大梦想的关键时期,我国发展的前景大有可观,但社会上思想活跃、观念碰撞,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介日新月异,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靠物质财富的增长,还必须依靠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伟大梦想提供了坚强思想保障和精神力量,进而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在新征程中继续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第一,不断强调党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组织路线,通过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落地落细。以自我革命精神整治精神文明领域存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第二,吸引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动员社会力量,发挥社会组织、民间智库的积极作用。第三,做到守正创新、求真务实、久久为功。以守正创新、革故鼎新的方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载体、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社会生活,内化为人民的精神追求,外化为社会实践行动,使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撰稿 | 孙乐 清研集团公共服务研究二部研究员

编辑 | 陈泽玺

图片 | 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