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谈 | 新时代智慧城市建设思考

智慧城市这一概念,是在2008年11月,由IBM提出的。当时的这个概念从技术发展的视角来看,是建设通过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普适计算与融合应用的数字化城市。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普遍意义上的智慧城市仍旧需要以各类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基础,但却更为注重城市各类信息的共享、城市大数据的挖掘和利用以及城市安全的构建和保障,通过这些技术打通传统智慧城市的各类信息和数据孤岛,实现城市各类数据的采集、共享和利用,建立统一的城市大数据运营平台。

随着对智慧城市的研究不断深入,智慧城市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拓展。我国各级各类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经从技术导向、注重建设阶段全面转为成效导向、突出运营阶段,技术架构和业务板块也相对固化成熟。如何解决好政府与市场、全面与聚焦、应用与创新的关系,建立更为高效、顺畅、有机衔接的组织机制、管理机制、运营机制、合作机制,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各地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政策回顾

从我国来看,智慧城市是我国大力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方向,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智慧城市发展的本质是融合,将信息化建设和城市管理相融合,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等智能信息技术的运用,将分散的信息化系统整合起来,通过一个数据化可视平台,将城市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数据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具有感知化、物联化、共享化和智能化的特点。清研智谈 | 新时代智慧城市建设思考

近年来,我国城市正处于新旧治理模式交替、城镇人口快速上升、信息技术蓬勃发展阶段,智慧城市的出现和建设发展也顺应了我国城市化发展需求。从2008年到2014年,国内的智慧城市建设主要以各部门、各地方独立建设为主,相对分散与无序。2012年,住建部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于2013-2014年之间相继发布三批试点工程,试点数量达到290个。2014年,我国成立了“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部际协调工作组”,各个条线部门之间开始协同指导各地方的智慧城市相关建设工程。同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将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等概念。2021年开始,国家及地方“十四五 ”发展规划陆续出台,许多城市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发展重点。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继续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智慧县城。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和推进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诸多问题,例如信息孤岛普遍,智慧城市建设标准难以统一,建设成果参差不齐等。具体来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建设标准不统一 建设水平参差不齐

如何将物联网等智慧城市核心技术进行标准化使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难题。目前我国华东与华南地区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其他区域;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四个地域较为相近,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而西北地区总体建设水平较低,需要加强开发。并且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其他衍生问题,例如,各个城市、部门数据格式乏统一性,无法以理想的状态达成协同发展的目标,这些问题都为智慧城市数字化发展带来较大困扰。

信息系统烟囱林立 数据孤岛现象普遍

不同地区政府、部门、行业之间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往往无法互通,只能在各自数据库中储存,无法统一进行利用,缺乏整体全局视角。这样一来,每个部门、每个业务系统的数据都相互分隔,就像海外一座座孤岛,彼此无法连接,无法交流,海量数据不能实现融合,难以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导致各自为政的现象普遍存在。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各地有自己的健康宝平台,但大多数平台无法达到核酸及疫苗数据的互通共享,群众跨地域出行需使用多地区的多个平台,为群众的出行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信息安全缺失,网络风险日益提高

智慧城市数据建设必须确保数据资源在共享使用中的安全性。当前,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相关的应用程序数量、用户数量日益增加,由于平台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参差不齐,网络安全风险也随之日益提高,数据泄露、黑客攻击等都是典型的问题。例如:资金匮乏的城市与私营公司合作,后者承诺以低廉的价格提供出色的功能,但是不排除企业没有以收集并出售用户数据信息的方式来获利的不良行为。

解决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问题的相应对策

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在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需要结合国家宏观政策,切实考虑地方实际需求,综合衡量包括:平台目标、数据主权、关键技术、法制环境、实现功能等各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加强顶层设计也要求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各部门要建立并执行统一的建设标准、管理方式以及处理办法。由数字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由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负责数据资源建设、应用等管理工作,构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大数据中心+大数据发展研究院+政府国有公司+大数据产业园”的五位一体工作架构是目前十分具有借鉴意义的模式。通过这种基本模型结合地区现状进行合理规划,方便打通后续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重要节点。

不断加强数据安全保障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必然离不开相关的数据平台,其中涉及到的大量数据,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具有高度敏感性,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平台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建设。落实等级保护、安全测评、电子认证、应急管理等基础制度,建立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开放等各环节的安全评估机制。只有更好地保障数据安全,保障政府、企业和居民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才能更好地收集、整理和运用数据,更好的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部分地区加大财政投入

目前,我国一二线城市,尤其北上广深在智慧城市方面的投入和真正的实践发展都是相对比较快的,但三四线城市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的财政投入还是相对较少的,各地财政应该紧紧围绕高品质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补齐城市管理短板,着重加大“智慧商城”“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公交”“智慧水务、智慧环保”“智慧物流”等各类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的财政投入,进行技术研发和精细化管理。

逐步完善配套保障机制

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营都需要有配套的保障机制,配套的保障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信息数据孤岛现象的出现。充分发挥保障机制的导向作用和支撑作用,能够确保平台规划建设协调一致,才能更好的打破城市信息孤岛,明确数据内容的采集部门、管理部门以及开放方式等,进一步完善智慧城市数据库的管理机制。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抓住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大发展机遇,积极推进智慧城市长效运营,有助于充分发挥海量数据资源利用,撬动经济和社会数字化转型。依托智慧城市智能中枢化、主体多元化、数据运营化的三大引擎,提高政府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同时也要推进智慧城市市场建设,建立市场联通标准,优化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数字化建设,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形成更多商贸流通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

撰稿 | 李姝敏 清研集团文化创意研究部研究员

编辑 | 王焱

图片 | 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