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谈 | 从欧洲能源危机看中国电力能源政策调整方向

今年2月以来,由于俄乌战争导致能源价格暴涨,迫使欧洲采取一系列令人绝望的政策,一边让民众负担更高的能源价格,一边让大型企业一个接一个的出逃。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多国,甚至考虑在这个寒冬实施能源配给制,能源短缺已对欧洲各国经济、民生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这场能源价格危机表面上源于俄乌战争,但实际上在此之前就已开始逐步走高,其爆发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而对欧洲能源危机爆发原因的探索对我国维护能源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以欧洲能源危机为样本,分析其爆发的外在和内在成因,希望以此为中国维护能源安全提供借鉴性的启示,并探究在欧洲能源危机爆发后中国电力能源政策的调整方向。

欧洲能源危机的外因分析

一是油气市场供需关系失衡,导致油气价格飙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全球油气消费需求锐减,油气价格一度跌至负值,传统能源开采业及能源输出国纷纷削减投资和产量。随着疫情好转能源消费需求逐步回暖,但油气生产恢复相对滞后,加之OPEC和部分非OPEC产油国(OPEC+)组织继续联合控产,市场供需缺口持续加大,导致油气价格快速上涨。

二是极端气候导致可再生能源严重不足,造成天然气、电价飙升。英国能源公司SSE曾表示,由于干旱低风,公司2021年4-9月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比预期降低32%,德国、丹麦能源公司也存在类似情况。与此同时,受极端天气影响,能源需求激增,极大消耗了欧洲天然气库存。2021年9月底,欧洲天然气储存设施负荷水平仅为74.7%,跌至201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该数值在2019年曾高达97%。①

欧洲能源危机的内因分析

欧洲激进能源政策导致对绿能和天然气过度依赖。2015年以来,欧洲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几乎所有对于“旧能源建设”的投资在欧盟议会都难以通过。为迎合欧洲环保运动,在默克尔执政时期,德国先后关闭境内多家核电站及煤炭发电厂,用风能等清洁能源替代。据悉,2020年欧洲风电、光伏、核能等清洁能源占能源总量的28%,原油占32%、天然气占26%、煤炭仅占14%。另外,不仅能源投资由传统能源转向清洁能源,欧洲多地核能及煤炭发电厂也在能源改革中被拆建成了绿色公园,这种结构性的能源投资不足让欧洲一旦遇到危机将很难掉头拥抱旧能源,在能源政策上欧洲可谓是作茧自缚。②

在欧洲激进绿能政策制定者的构想中,因绿能受干旱、阴雨及无风等天气影响,存在供应不稳定问题,作为后备方案,即绿能不稳定,则用“天然气发电补充”,尤其依靠北溪一号和二号两大动脉来解决绿能不稳问题。③

俄乌开战前,欧洲已因天气原因导致绿能供应不足,又恰逢疫情彻底放开,用电需求井喷,欧洲只能紧急加大天然气购买,加强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依靠北溪管道支撑能源供应。然而北溪管道爆炸后,后备方案无法实行,欧洲能源供应无法跟上,因此导致能源价格频创历史新高,整个欧洲只能无奈高价从美国购买液化天然气。

面对天然气价格的高涨,欧洲各国领导人在布鲁塞尔会议上同意联合采购天然气,同时呼吁加快与挪威、美国等“可靠”能源生产国的谈判,利用欧盟总体经济影响力降低能源采购价格。上述行动表明,欧盟国家正在寻求更为多元化的能源供给结构,从而降低对某一国家或某一单一能源类型的依赖。

欧洲能源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启示

欧洲能源危机扎扎实实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当然也包括中国,除不可控的外部因素,这里必须注意两大问题:一是避免过度激进的绿能政策,二是避免依赖单一能源供给结构。

能源政策方面

2021年9月16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过去十余年时间里,能耗双控很大程度上成为驱动中国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的重要指挥棒。《方案》同时指出,“十三五”以来,能耗双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存在能源消费总量管理缺乏弹性、能耗双控差别化管理措施偏少等问题。尤其在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新目标、新形势下,一些省份面临严峻的能耗双控压力,不得不采取限电、限产等措施,给经济带来冲击。去年涉及十余省份的“限电潮”,影响巨大,其很大原因在于“能耗双控”,从而让“双控”制度调整、改进需求变得愈发迫切。

欧洲为了环保,让国家能源安全坠入极危险境地,这个惨痛教训足以让中国有所改变。过去的“能耗双控政策”,已经无法适应当下危机四伏的国际能源安全环境。2022年起,我国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简言之就是针对十四五规划的能耗强度目标考核,保留适当弹性。如,由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且在五年规划当期投产达产的有关重大项目,综合考虑全国能耗双控目标,并报国务院备案后,在年度和五年规划当期能耗双控考核中对项目能耗量实行减免。这很大程度回应了一些地方的诉求,将重大产业项目的能源消费量实行计划单列,从而保证我国能源政策的“弹性”。

能源供给结构方面

我国应该避免重蹈欧洲能源供给结构单一的覆辙,天然气以自主为主,进口为辅,且进口来源国多元化。现在天然气占中国能源比重较低,但今后会大幅提升,而能源供应受地缘政治影响极大,中国将坚持贯彻“自主供应为主,进口为辅”的能源供给结构,保证起码六成天然气供应紧握在自己手中,在另外四成中,以美国、俄国进口为主,不依赖任何单一国家。

同时根据我国能源电力发展趋势:一是近期煤碳仍将是我国消费占比最大的能源形式,但煤炭消费占比呈下降趋势;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且该情况近期将持续存在。二是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将持续提升。

基于此,我国需要要同时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生物质能等多种清洁能源,突破储能技术和智能数字化技术难关,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同时推动化石能源和新能源优化组合,更好地保障能源安全。

此外,核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能源输送压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潜力。核能发电以安全、高效、清洁的方式供应电力,同时又解决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并且能对发电波动性强、不易调度以适应电力需求的可再生能源形成很好的补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是能源转型过程中现实的选择。特别在能源转型初期,要加大科技创新和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电力输送通道和调峰电源建设,保障可再生能源消纳与电网安全,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打下坚实基础。④

总而言之,我国未来电力能源政策要吸取欧洲两个教训:一是不能为了环保而采取激进能源方针,能源安全大于环保;二是基于国情,提升煤炭发电技术,同时发展多元化能源供给结构,尽量将能源供应的大头掌握在自己手中。⑤

参考文献

① 于宏源,张致博.欧洲能源危机及其启示[J].能源,2022(04):25-27.

② 吕建中.欧洲能源危机的启示与思考[J].世界石油工业,2022,29(01):2-7.

③ 看着欧洲惨烈教训,中国能源政策的重大调整-江平舟的文章-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573329022

④ 李言瑞,安岩,孙善星,胡健,陈超,刘洪军.欧洲能源危机原因分析及对我国核电产业发展的启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08):13-15.

⑤ 王轶辰. 欧洲能源危机带来的启示[N]. 经济日报,2022-01-06(006).DOI:10.28425/n.cnki.njjrb.2022.000067.

撰稿 | 范博俊 清研集团能源电力研究部研究员

编辑 | 李伟

图片 | 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