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谈 | 智能+”助力实现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基本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事关群众基本生存和发展需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保障,也是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要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效能。

基本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政府越来越重视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愈来愈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并且不断通过颁布和发行多项基本公共服务相关政策来确保基本公共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

“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快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着力增强非基本公共服务弱项,努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保障体系,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加快构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等。此外,我国还对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的标准做出了重要规定,并于2021年4月份公布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对现阶段国家提供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

面临的问题

虽然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建设越来越重视,并不断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和制定多项政策来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尽可能满足居民的需求,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卓有成效。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在基本公共服务的提升方面还面临着许多问题。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

首先表现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近年来,我国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上做出了许多努力,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逐步缩小,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总体处于上升的状态。但是,由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长期以来积累的一些复杂的问题,导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相对滞后,农村与城市之间基本公共服务仍存在一定差距。

一是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城乡教育经费和教育资源存在差距。比如2019年全国地方普通高中生均教育经费支出20406.55元,普通初中全国地方生均教育经费18513.23元,而地方农村高中的生均教育经费15778.63元,地方农村初中生均教育经费16239.47元,明显可以看出农村平均教育经费支出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教育经费支出。另外,农村教育经费和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条件差,一些好的教育政策和教育资源更加偏向于城市。

二是城乡基本公共医疗服务不均等。城乡之间医疗服务财政投入和资源配置不均衡,比如,2014年城市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为9.70,农村为3.77;2018年城市为10.91,农村为4.63;2019年城市为11.10,农村为4.96,农村明显落后于城市,且差距并没有明显减少。许多偏远地区的医疗设施不完善,优质的医疗技术和医疗人员集中于城市。

三是城乡基础设施存在较大差距。许多农村地区道路建设落后,公共交通工具欠缺,旱厕问题、垃圾处理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导致农村人居环境相对较差,燃气不普及,许多地区仍然是烧柴做饭,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体育设施不健全,农民的休闲生活得不到有效提高。

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

由于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导致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我国东部地区特别是一些沿海城市受国家政策的帮助,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而中西部地区由于交通不便,政策扶持力度小,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导致当地政府财政收入较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也就相对较少,基本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相对不足,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如: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设施等配置严重缺乏,以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为例:2019年北京为12.59,上海为8.42,浙江为8.89,西藏为5.97,安徽为5.67,甘肃为6.76,可以看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与经济发达地区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在公共教育方面,2019年人均教育财政支出中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支出水平较高,北京地区达到5239.17元,而经济不发达地区人均教育支出不足3000元。

因此,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当下亟待要做的事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以数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政府治理各方面改革创新,推动破解在体制机制、数据共享、运营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堵点问题。“智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供了有效路径及创新思路。

实现路径

“智能+”是接捧“互联网+”的下一站,是指更加智能的机器、网络与交互将创造出更加智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生态系统。以人为核心,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内的生态与系统而形成的高度信息对称、和谐与高效运转的社会生态。对现存在于城乡间、区域间及不同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问题,可利用“智能+”技术在基本公共服务供需平台、供给方式、保障机制、服务决策等方面不断尝试与创新。

创建数据共享平台

树立改革发展成果由全民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强化社会公平正义,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在大数据时代,政府需具备数据思维,树立数据开放共享的理念,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供需共享平台,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建立政府、社会、公众之间数据共享的协作机制平台,基于大数据、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等技术,以政府为主体,协同民政、教育等部门共同搭建。将政府、社会等多方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和联通,解决数据孤岛及信息碎片化问题,可有效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双向沟通,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精准化供给。

创新服务供给方式

运用“智能+”技术可以改变传统的线下服务方式,实现办理服务的在线化、虚拟化、网络化,有效提高公共服务办理效能。传统的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多采用线下实体(办公室、窗口)的服务方式,且不能实现全天候供给,在“智能+”关键技术的支撑下,原来的柜台式管理服务方式转变为自助式全天候供给,基本公共服务方式趋于一站式、网络化。政府需统一布局筹划,整合现有各部门碎片化、条线化的服务信息,建设全方位、全渠道的服务机制,全面推进线上线下服务流程再造、数据开放共享,以形成一网协同、综合管理的服务体系。

总而言之,政府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可让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服务流程更加规范透明,服务主体也从“真实”逐渐向“虚拟”转变,服务信息从原来的“独有”向“共享”转变。如结合RFID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将公共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的文献资料、历史物件进行数字化、虚拟化处理,不仅方便人们随时随地访问和学习,同时可以让公众获得更好的沉浸式体验。

健全服务保障机制

化解基本公共服务供需不平衡不可及的矛盾,还需健全一系列基本公共服务机制,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建立精准供给机制。首先,精准识别需求。以大数据为基础,人工智能、云计算为辅助,整合政府、社会和市场中获取的所有数据,对公众的需求数据进行精准识别及关联性的深层次分析,准确掌握公众所需基本公共服务的种类和数量;其次,精准配置资源。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基于RS(遥感)、GPS等系统,可记录并分析人群密度、设施数量等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分配情况,供给部门进而能够精准配置资源。如此,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主体供给与公众需求的有效耦合,减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过剩及错配的问题。

建立供需监管机制。云计算、大数据可集成分散式的基本公共服务数据,以数据流的方式将服务流程按需求进行链接,形成完整的基本公共服务流程;而政府通过可视化技术,可将服务流程形成人、财、物、事等高关联、全景式的数据视图,掌握供给过程中的每个核心细节,从而高效率地监督整个流程。同时,“智能+”技术强大的算力和算法可对数据进行深度的跟踪预判,对质量下降、供给短缺等异常的数据及时预警,提醒责任主体及时调整,以改善公共服务质量。

建立绩效评价机制。一方面,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将体量的服务数据信息进行归集化和结构化,将均等化实现的关键指标嵌入到现有的政府评价指标体系中,形成一个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指标体系,促使各级政府重视并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公众可真正参与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评价中,形成对政府绩效考核评价的客观结果,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撰稿 | 霍元帅 清研集团公共服务部研究员

编辑 | 陈泽玺

图片 | 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