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二十大 | 活下去、火起来、走出去:贵州非遗文化传承与传播路径探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二十大报告为非遗文化传承与传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非遗文化是国家和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凝聚的重要文化图腾,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灿烂的非遗文化,展现中华文明之光,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顶层制度设计,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促进非遗文化广泛传播,推动非遗文化创新性、高水平发展。
清研集团深耕文旅领域,长期为贵州文旅发展提供智力支撑,通过探讨贵州非遗文化传播路径,助力贵州非遗文化“活下去”“火起来”“走出去”,用多元手段讲好中国故事非遗篇章。
贵州:多彩非遗文化
作为西部山区省份,贵州拥有着丰富的非遗资源,众多少数民族传承的特色文化,形成了瑰丽而多彩中华文化。贵州非遗文化种类涉及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杂技与竞技、传统医药、民俗等多个类别,如苗族银饰、苗族织锦、侗族蜡染、丹寨“蛋壳画”、安顺屯堡文化、水族卯节、布依族“八音座唱”、黔剧、仡佬族傩戏、苗族医药等。
身着苗族银饰的苗族少女
苗族织锦的制作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蜡染工艺
贵州省“蛋壳画”非遗文化展示
其中,侗族大歌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8年中国贵州侗族大歌唱响米兰,代表中华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侗族大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侗族大歌在意大利米兰进行表演
贵州非遗文化传承传播亮点纷呈
贵州省高度重视非遗文化传承与传播的质量和水平,通过积极尝试和有效传播,开创了贵州省非遗文化传播新局面。
亮点一:短视频助力非遗文化涅槃重生
近期,“贵州李子柒”杨柳以赤水独竹漂非遗绝技惊艳了全世界。她身着中华传统服饰,将中国古典舞与独竹漂融合,创新演绎。在短视频流量时代,杨柳非遗之美在国内外获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让更多外国用户感受到中华文化之美。
杨柳身着中华传统服饰表演独竹漂
亮点二:非遗文创打造文化消费新势力
6月11日,贵州成功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购物节”活动,全省非遗产品及相关衍生品(文创产品)线上线下累计销售约100万件,销售额高达2395万元。另外,此次活动还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手艺网完成了以苗绣为元素设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购物节”LOGO,并统一为全国各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购物节活动使用。
非遗购物节活动开幕现场
亮点三:媒体推介为文化“出海”扬帆起航
9月,贵州代表出席“海外中国旅游文化周”启动仪式并参加“非遗减贫”板块线上连线活动,宣传贵州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举办“叙·非遗——非遗行业带头人经验分享活动”,通过“非遗演说+非遗展示+非遗对话”的形式,讲述“苗绣”的故事,并在贵州电视台4频道、动静贵州APP完成12期节目的播出。共推送视频和新闻53条,点击热度达1635.2万以上,成功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叙•非遗”节目录制现场
贵州非遗文化传承传播的现实挑战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脆弱性,当非遗文化失去了生产生活环境,便没有延续的生命力。“保护”绝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临终关怀”,非遗文化保护的关键在于传播。如何“保”存量的同时,“护”非遗文化活化和焕新,是贵州非遗文化传播的重大挑战。
挑战一:非遗文化淡出社会原生土壤
一方面,贵州非遗文化传承存续状况不佳。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起源于民族区县,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加速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年轻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输出,日常化、生活化传承非遗文化的模式难以维系;另一方面,非遗文化在年轻一代的存在感日渐变低。现代化的生活模式下,青少年的生活、学习、娱乐更加网络化、流行化,非遗等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吸引力日渐减弱。
挑战二:非遗数字化保护技术应用不足
贵州在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播中,采用的技术手段较为单一,多停留在简单的平面图像或视频的处理,传播的过程中破坏了非遗文化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削弱了贵州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相关智能化、数字化保护手段的使用相对较少,普及程度较低,没有成为相关部门及企业的自觉行为。
非遗文化传承传播优秀案例
当前,中国非遗文化传承和再创造的潜力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越来越多参与方开始尝试与非遗文化相融合,并采用“非遗+”传播模式,为非遗文化传承和传播注入新的活力。
“非遗+国潮”实现非遗文化“破圈”创新
与目前市场上受到青少年喜爱的时尚行业跨界融合,增强了非遗文化的时尚性与“破圈”的可能。如彩妆品牌“花西子”将苗族银饰融入产品的包装设计,用“苗族印象”作为彩妆产品的主题,既兴非遗之美,又展开了“国潮”风尚的全新认知途径。
国产美妆品牌花西子“苗族印象”高定系列彩妆产品
同时,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时装品牌融入了非遗文化的工艺和元素。拥有非遗文化中宋锦制作工艺的品牌“上久楷”,与薄涛多次合作,将宋锦与《千里江山图》等故宫国宝级藏画相结合,打造出融合潮流与非遗文化的时尚IP。致力于传承中国智慧美学和精湛服饰工艺的“盖娅传说”引用了苏绣、打籽绣、金丝绣、盘金绣等非遗文化工艺,为西式剪裁的服饰增添了华夏文化的神秘之美。
薄涛×上久楷“锦衣御裳”高级时装新品发布秀
盖亚传说非遗系列服装
“非遗+游戏”为传播渠道带来更多的可能
与游戏的跨界融合能够赋予非遗文化有形的、可交互的形象,发掘出其他附加价值。游戏《尼山萨满》在界面的设计上选择了“剪纸”这一非遗文化,受到了中外文化界的高度赞誉。该游戏荣获美国IndieCade 2018 Innovation in Aesthetics Design Award(创意美学奖),开辟了我国非遗文化对外传播的新路径。
尼山萨满传游戏界面
“非遗+科技”打造非遗文化传承新范式
非遗借力互联网,数据赋能非遗文化传播。元宇宙是近期出现在大众视野的热门概念,它所强调的“临场感”“沉浸式体验”,正好契合了非遗文化传播的更高要求。非遗文化“元宇宙”项目利用5G、AI、XR等技术实现京杭大运河场景虚拟建模,将历史文化和实体景区相融相通,让游客拥有集成式沉浸体验、社交等,赋能以非遗为代表的跨区域文旅资源高质量传播与发展。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运用元宇宙技术复原古代场景
多路径助推贵州非遗文化传承传播
贵州非遗文化“走出去”首要前提是让其“活下去”。非遗文化一直镶嵌在一方水土的文明演变之中,贵州省非遗文化不仅仅是一个“符号”,需重新创造适合贵州非遗文化自主生存的环境。其次,多维传播非遗文化才能让其“火起来”。需让非遗文化从博物馆里“走”出去,赋予其大众审美力与更旺盛的生命力去融入市场,开创性地让非遗文化现代生活化、时尚商品化与产业可持续化。
让贵州非遗文化“活下去”
加强政府帮扶帮助传承人走出深山,增加传承人自身的再造能力。加强非遗传承人保护工作,积极开展非遗保护工作者业务、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通过税收优惠、贴息支持、财政奖补等机制,引导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管理等各种要素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强大合力,让贵州非遗文化“活下去”。
打造本土的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注重优秀贵州非遗文化品牌质量、产品营销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做强非遗文化商品化的“精品意识”和“工匠精神”,探索“互联网+传统工艺+在地就业”模式,重点扶持示范带动性强、在地就业多、成长态势好的非遗企业、工坊,打造本土的龙头非遗文化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加快贵州非遗文化品牌化的步伐。
全产业链升级促进非遗文化市场化。坚持跨界与融合思维,鼓励更多新的共创方参与,联合成熟的上下游资源,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品质与拓宽渠道,提升非遗文化的市场竞争力,为贵州非遗文化的市场化进程提供助力。
让贵州非遗文化“火起来”
建立激励机制增加非遗文化吸引力与传播力。建立激励性的人才培养机制,吸引青年加入贵州非遗文化传承的储备队伍中。鼓励贵州非遗文化走进校园与学历教育结合,增加针对当地学生团体的非遗文化相关赛事的设立,对具有优秀的新生代非遗文化传承人予以奖励,并为高校大学生提供非遗文化相关事业的创业基金,鼓励更多的青少年主动成为新时代非遗文化传承和传播的生力军。
产业融合助力非遗文化资源再升级。非遗文化自带的文化属性可以作为文化资源吸引其他行业融合发展,对非遗文化进行二次创作与传播,实现非遗文化“升级”。与此同时,其他行业的品牌效应的影响力也会扩大非遗文化产品的受众群体。如与游戏结合,可以增加游戏爱好者对非遗文化的兴趣。
让贵州非遗文化“走出去”
融入贵州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好非遗文化的文化普惠工作,打通非遗文化在各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中的应用手段,提高非遗文化在群众生活的适配性。如可以在图书馆设立非遗文化学习专区,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宣讲;建立当地具有非遗文化特色的酒店、民宿或饮品店,让非遗文化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拓宽非遗文化信息获得渠道,全方位提升群众对非遗文化生活的参与度与传播度。
打造互联网KOL传播贵州非遗文化。加强非遗文化传播,需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提高非遗的可见度和影响力。KOL是非遗文化传播的重要社会力量。着力打造本土KOL,借助互联网将贵州非遗文化之美以个性化方式传播出去,扩大传播声量,破圈传播非遗力量,突破地理局限性传播壁垒,让国内外听到中国贵州“非遗之声”。
数字技术全面赋能助力非遗文化传播。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的适配性高,可对非遗文化产业的创意、生产、传播、交易、消费全链条全面赋能。数据库的运用可以为用户匹配感兴趣的非遗文化种类,提升非遗文化产品传播的精准性;利用数字多媒体短视频、直播平台、电商等渠道解决用户因时空距离造成的非遗文化信息接受不对称的问题,让非遗文化更好地走向大众,让非遗产业走向更大的市场,推动非遗文化产业勃发。
发展是最好的传承,非遗文化需要主动表达、传播、融合,而不是等待着被发现、被看到。未来,贵州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要加强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接轨,拓宽传播渠道,抓住非遗文化的亮点和在市场上的痛点,助力非遗文化“焕新”。让贵州非遗文化在保持原生魅力的同时,向世界展示更多“华服”,让“深巷美酒”走进寻常百姓家。
作者 | 李瑞璐 靳建辉 清研集团旅游管理研究部研究员
编辑 | 陈泽玺
图片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