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库 | 互联网产品对我国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研究报告:相互建构

日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课题组发布《互联网产品对我国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研究报告。该报告聚焦直播、短视频与游戏等互联网产品,探讨其对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和引导方式。

#青少年在与互联网产品相互塑造中成长

报告以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为观照,总结分析了我国青少年互联网产品的主要内容和消费过程。其中,游戏一直是青少年最常使用的互联网产品之一,而短视频作为新兴内容,以知识与艺术兼具的内容形态,在“Z世代”中广受欢迎。图片

报告指出,网络游戏目前被塑造为容纳社交、时尚、认同的娱乐方式,在电子竞技产业化的背景下,又具有明显的竞技和对抗性质。网络游戏借对虚拟世界的搭建,帮助用户“逃离”规范的日常生活,体验想象性的行动。因此,虚拟沉浸体验的提供、对青少年亚文化与身份认同的构建,是青少年对网络游戏消费持续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

同时,报告发现,短视频内容生态日趋多元化,知识类内容不断增长,展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多元价值。主流价值、知识交流、艺术审美、传统文化等内容交汇在短视频平台上,短视频平台满足了青少年了解与探索世界的兴趣与需求。而短视频对用户生产内容的鼓励,更有助于青少年发挥创造力与参与性。

#完善青少年模式,保护和引导网络产品使用

报告强调,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的社会化环境,需要社会各界的监管与引导。近年来,中央网信办不断推进网络游戏、短视频和直播平台“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上线和优化。

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被要求更新适用于移动互联网的监管方式与相关技术。2019年《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重点要求落实实名制,严格控制青少年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规范向青少年提供付费服务。此后,对网络游戏的监督日趋严格,但以实名制为基础对青少年账号进行监护的防沉迷系统,仍然存在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身份信息、多应用连续使用、卸载重装等绕过监管的风险。

短视频平台青少年模式能在功能与内容上均对青少年上网行为进行规范。短视频平台青少年模式一般默认限制使用时长为40分钟,并在晚上10时至早上6时默认禁止使用。不同平台限制功能略有差异,主要包括直播、充值打赏、同城、评论、搜索等。抖音青少年模式在国内视频平台中最为严苛。在内容上,青少年模式的一般做法是筛选适宜于青少年观看的教育、知识类内容,例如抖音根据年龄推荐“动漫影视”“科学探险”“艺术美育”“国学诗词”“安全教育”等内容,并提供语音搜索、自然科普和百科功能,有助于青少年自主学习。此外,短视频平台不断完善为家长提供的未成年人保护工具,帮助家长监督和了解孩子的互联网消费行为,积极参与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

#优化直播生态:青少年社会化环境治理新动向

报告指出,网络直播作为新近流行的互联网产品,既成为了网络游戏文化的组成部分,又内嵌于内容更为多元化的短视频平台中,因此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近日,中央文明办等四部门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后简称《意见》),对规范直播秩序、促进网络直播行业规范发展、营造未成年人健康发展环境提出治理要求。优化直播生态成为我国青少年社会化环境治理的新动向。

优化直播生态的关键在于内容生态、使用方式与规范监管。专家们在报告中提到,在短视频直播中增加优质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了当下青少年文化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为青少年了解、继承、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窗口。同时,短视频平台知识类内容创作者的增加,也使得直播分享可成为知识传播的新兴渠道之一。直播间的互动形式有助于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学习,增强体验感与代入感,并推动家长陪伴孩子,将网络学习活动作为家庭教育的一环。此外,短视频直播的优势还在于其融合了真实与虚拟、专业与大众、情感与信息传播的多重场景,使青少年用户能够在其中互动和体验广阔而丰富的文化世界。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专门谈到了由于短视频平台青少年模式均取消了直播、打赏与充值功能,家长加强对个人账号的控制与理性应用,成为强化直播功能中未成年人保护的关键。短视频平台为此提供个人单日消费额度提醒功能与便捷的未成年人直播充值退款通道和反馈或举报专线,并展开不良直播的内容治理。

报告深入探讨网络产品消费对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意义和作用,将为家长、学校、社会更好地认识青少年在网络消费中的主体地位,帮助青少年在提升媒介与信息素养(MIL)与自我教育能力的同时,在互联网产品泛娱乐生态中获得具有教育意义的信息,提高适应现代化社会的能力,有利于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身心健康与成长。

来源:中国青年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