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头部城市格局稳定,上海重返第一!
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石,衡量着城市经济发展的实力,是当前和短期的经济绩效的决定力量,也是城市未来和长期发展的关键基础。站在城市视角衡量中国经济发展,2021年国内城市经济竞争力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近日,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北京共同发布了《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9》(以下简称“报告”),对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291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报告构建了综合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其内部又包含各分项竞争力指数。
根据课题组的调研,2021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前十城市依次为:上海、深圳、香港、北京、广州、苏州、台北、南京、武汉、无锡。此次统计中,上海超越香港、深圳,重回综合经济竞争力第一。
此外,北京、广州、苏州、台北、南京、武汉、无锡、杭州、成都、宁波、佛山、澳门、长沙等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相对于去年均维持不变,这说明头部格局基本稳定,区域中心城市仍然引领全国。
总体看,2021年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南高北低、南升北降”的趋势依旧延续,而“东高中西低,东降中升”的开始出现;从层级角度来看,二线城市内部差异较小、竞争激烈;各省份基本均呈现综合经济竞争力上升的省份趋于收敛,综合经济竞争力下降的省份趋于发散的状态;从城市群角度来看,中部的合肥城市群、南昌城市群上升幅度最大。
对于可持续竞争力排名的调研,报告指出,2021年中国可持续竞争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香港、深圳、台北、上海、北京、广州、武汉、苏州、南京、厦门。
根据2021年中国可持续竞争力研究,报告指出,从中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总体来看,中部城市迅速崛起,头部发达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格局逐步稳定。从中国各区域可持续竞争力来看,中部地区优势凸显,东部及港澳台地区仍然为城市竞争力的主要领导者,东北及西部地区可持续竞争力偏低。
课题组首席研究员倪鹏飞表示,在可持续竞争力排名中,从各省份可持续竞争力来看,各省呈“越强越收敛、越弱越分化”的一核驱动、多核驱动格局。而从各层级可持续竞争力来看,一二三四线城市格局趋于稳定,四线城市人才增量竞争力分化严峻。从可持续竞争力核心指标人才密度竞争力来看,南升北降格局已定。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报告还以“超大、特大城市:健康基准与理想标杆”为主题,从中心区、都市圈层面对全球特大超大城市的现状与特征、高质量发展与健康程度等方面进行样本研究和提炼,结合国情推演出了我国超特大城市的合理区间标准。
来源:综合搜狐城市、每日经济新闻、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