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库|特大暴雨面前,别拿“海绵城市”说事儿!
7月17日以来,河南遭遇罕见持续强降雨,多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根据河南省应急管理厅统计,截至22日4时,强降雨造成河南省103个县(市、区)877个乡镇300.4万人受灾,因灾死亡33人,失踪8人。河南灾情时刻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合力抗洪。
与此同时,暴雨引发的洪灾也引起了人们对郑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和海绵城市自身效果的关注。不少人开始怀疑,暴雨引发的洪灾,是郑州五年的海绵城市建设不力造成的?
海绵城市建设失效了?
2016年,郑州成为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2018年公示的《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0年)》提出,郑州投入534.8亿元建设海绵城市项目。今年5月报道称,自海绵城市建设实施以来,郑州全市共计消除易涝点125处,消除率77%。
那么,郑州的海绵城市建设为何没有防止灾难发生?
根据住建部印发的《防洪标准》(GB50201-2014),在城市防护区,常住人口大于等于150万人,当量经济规模大于等于300万人的地区,属于一级防护等级,防洪标准(重现期/年)为至少超过200年。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郑州以1260.1万人的常住人口数量,跃居全国城市第十位、中部地区第一,属于该类防护等级。
2017年发布的《郑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7-2030年)》规定,在水安全方面,城区与航空城的内涝防治标准为50年一遇,其他规划区的内涝防治标准为20年一遇;规划区防洪标准为200年一遇。
郑州此次暴雨的小时降水、单日降水均已突破自1951年郑州建站以来60年的历史记录。从气候学的角度来看,小时降水、日降水的概率,重现期通过分布曲线拟合来看,都是超千年一遇的。
“这次降雨千年一遇,这时候如果只谈工程方法、设施建设标准,是脱离实际的,脱离了时间尺度和风险概率的,重要的是救灾。对于千年一遇的灾害来说,我们不大可能通过日常防范来抵御,尽量做到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市政院副院长吕红亮表示,“郑州内涝是其海绵城市设计失效”的观点有失偏颇。郑州城区的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与其城市规模相匹配,如果按照此次极端情况来设计,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专家:不要对“海绵城市”有误解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也称“水弹性城市”。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个环节,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提升城市对雨水的利用、调蓄、吸纳能力。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带来“会呼吸”的城市生活。
浙江工业大学海绵城市研究中心主任陈前虎表示,从技术层面分析,海绵城市解决的是中小雨的径流蓄滞问题,以促进城市地表径流的就地下渗和雨水可持续循环。
“将郑州市的洪灾归因于海绵城市建设问题,是对海绵城市的一种误解。”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左其亭解释说,“就像一小块海绵,你倒一碗水它可以吸进去,但如果你一次倒一桶水,它就吸收不了。海绵城市的作用不能夸大,通常海绵城市的设计有一定的蓄水标准。而且海绵城市一般是‘小洪水起大作用,大洪水起小作用’,洪水越大,它的相对作用就越小。”
中科院院士、武汉大学水安全研究院院长夏军表示,“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城市低影响开发(LID)的源头治理和城市水系统综合治理的结合,是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进步。海绵城市建设可以在它的分散型和集中式结合的蓄水与排水能力内,减缓超标准洪涝灾害,但不能消除超标准的特大自然灾害的损失。”
“但并不是说‘海绵城市’的设计不重要,而是说我们在城市建设当中不能够对类似‘海绵城市’建设过度地夸大。”中国城市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补充称。在过去几年的城市建设过程中,“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变成了“灵丹妙药”,夸大认为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城市安全的意识应该牢固地建立在对于城市科学认知的基础之上,对于一些极端的自然灾害灾难事件,应该实行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做法。
改进空间在哪里?
从规划角度来看,还是有改进空间的。吕红亮指出,对于特大、超大城市而言,由于人口集中、资源集中能力强,遭遇重大灾害时暴露度高、损失大。因此,城市防灾减灾能力的适度冗余尤为重要,这也是韧性城市建设的要求。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应包括尽量维护水文过程,预留预控防护空间、雨洪空间、减灾空间,降低城市密度和城市暴露度;通过适度冗余的设施建设,提升防御水平;通过在新城新区适度提高建设标准,包括提高城市标高,扩大行泄通道预留、提高排水管网能力并推动低影响开发。
当发生超标准的特大自然灾害,人类可以做的事是预报和预警与调度,利用可能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提前防范,尽可能减少或降低自然灾害损失。在可能的重大灾害来临前,提前预警,做更宽松的更保守的预案,如当天临时居家办公,停止重大公共活动、会议,做好强排设备、抢险队伍提前到岗等。此外,要加大预演预案工作,提升和加强不同部门的应对演练,对公众进行应急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将生命和财产损失降至最低。
来源:中国科学报、第一财经、新华网、大河客户端、经济观察网、郑州晚报、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