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库:公众回避接触新闻的现象日益普遍
最近,关于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和第一夫人梅拉尼娅新冠病毒检测阳性,他的税收,感染的蔓延推迟了对艾米·科尼·巴雷特作为最高法院法官的行动,加利福尼亚的野火,副总统辩论,全国各地关于种族不公正的抗议活动,以及不断上升的新冠死亡人数的新闻潮似乎都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在这个国家,有很多人对这些事件都不了解。当新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丰富、更容易获得时,如何回避接触新闻呢?
路透社新闻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回避接触新闻的现象相当普遍。2019年新冠大流行前的数字新闻报告发现,在38个国家中,有32%的人自认经常或有时会回避接触新闻。在美国,这一比例更高,达到41%。
最近的一份基于英国的报告发现,在流行病期间回避接触新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做法,66%的人说他们回避接触新闻是因为新闻对他们的情绪有负面影响。
很多人回避这些突发新闻事件的新闻报道是很有道理的。他们担心,看到这些事会让他们感到不安、愤怒、沮丧或无助。
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尤其如此,此时人们的情绪已经饱受煎熬,很多人都在寻找一种逃避和改善情绪的方式,从新闻转向娱乐。Netflix在2020年第二季度增加了1000万新用户。
有些人被激励采取具体行动来回避接触新闻,特别是在试图管理负面情绪时。他们有意识地决定实行一种新闻排毒,即卸载某些应用程序,从Twitter上休息一下,或者在去度假时将手机留在家里。还有一些数字工具会过滤掉某些话题,不让其出现在谷歌新闻上,或者删除各种网页上对特定人物、事情的提及。
人们需要从新闻中获得休息是有道理的,具体来说,这有利于他们今后继续参与新闻。这种回避接触新闻的方式往往是那些经常看新闻的人所实行的。
另一种更令人担忧的新闻回避接触是,人们几乎不看新闻,也不必为此付出那么大的努力。
多年来,一直在研究新闻回避问题,采用定量调查和定性访谈两种方式,以更好地了解新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或不扮演)的角色。在进行定性访谈时,我最喜欢的一个问题是:”你是否有可能回避新闻?”
回答的范围很广。有些人说有可能,但要花很多功夫。正如一位受访者所说:”要想避开新闻,我就得去森林里某个没有互联网连接的地方”。另一个人说,”如果我从不检查我的电子邮件,使用社交媒体,或与我的任何朋友交谈,这是可能的。”
第二种类型的新闻回避几乎不需要什么努力,是习惯性地很少或不看新闻的做法。对于这些人来说,回避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他们的媒体习惯和日常生活中,他们根本不需要努力去回避新闻。
正如一位受访者所说的那样。”我觉得不看新闻真的很容易。我整天都在社交媒体上,但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任何新闻。” 另一位解释道 “我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然后回到家,有无数的事情要做。回避新闻就是这样发生的。”
2015年发表的对2008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约20%的美国成年人是新闻回避者,他们几乎不看新闻。2018年对美国青少年(12至17岁)的研究发现,50%的人被认为是新闻回避者。总的来说,新闻回避者往往更年轻,教育、收入低,并认同对政治不感兴趣。
这种类型的新闻回避者不仅在人群中是一个可观的、独特的部分,而且我的研究表明,与经常消费任何种类新闻的人相比,他们也表现出较低的参与度。
如果相当一部分人在社区中不活跃,不参与政治,不在选举中投票,就会让人对民主制度的健全性产生怀疑。在这些决策空间中,缺少了谁的声音、谁的关注和谁的帮助?
在未来几周内,重要的选举信息需要传递给这些回避接触新闻的人–关于投票选择、权利和截止日期,以及选举过程的整体安全性。考虑到只有24%的美国成年人表示他们对选举的自由和公正有信心,这一点至关重要。
在不久的将来,关于COVID-19疫苗接种的重要信息也需要到达他们的可用性和安全性。高质量的、经过核实的新闻将很难到达这些人手中。他们的喜好、习惯和网络都不是为了接受这些信息而设置的。
社交媒体只会加剧这个问题。这种类型的新闻回避得到了旨在推广最相关内容的算法的帮助。这意味着,即使在使用社交媒体时,这些新闻回避者也不会在他们的信息流中看到新闻或政治信息。
根据密歇根州立大学最近的一篇论文,社交媒体算法会学习哪些帖子,比如那些包含有关大选或COVID-19的新闻报道的帖子,不太可能被点击或喜欢,并将停止在人们的信息流上展示。
与社交媒体要求第一种类型的新闻回避者在回避新闻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一样,这第二种类型的新闻回避者根本不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来回避新闻。这是因为算法已经确定新闻与他们无关,限制了新闻的流向。他们不是可能的投票者,也不是大多数新闻机构的目标受众。鉴于此,他们并不是一个备受追捧的群体(也许除了努力遣散选民)。
随着11月大选的临近和大选的持续,忽视新闻回避者的后果不容想象。问题不在于我们如何让不看新闻的人去投票,而在于我们如何在不经常接触新闻的人面前获得有关选举的高质量信息。
本文作者Stephanie Edgerly,原载于国会山报,清研智库李梓涵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