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库:疫情推动城市规划和设计理念更新

导语:尽管以往的大流行病从社会和经济角度揭示了对城市结构的重大影响,但在现有的COVID-19战略和行动的论述中,规划和设计专业人士却缺席。本文旨在呼吁国际建筑和城市组织采取行动,将流行病和类似疾病纳入其灾害管理战略。从而使它们在大流行城市的应用部署能够与正常的城市环境规划无缝集成,也可以控制当前COVID-19的大流行。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继续进一步传播(截至4月22日,全球报告的数据中,2564190例确诊病例,681842例治愈病例,177424例死亡)

疫情不仅使受影响地区的卫生部门不堪重负,政府和人类的应对措施预计将在近期和未来12-36个月内对所有其他部门造成重大损失,包括经济、教育、旅游业,使人想起20世纪20年代的大萧条。

这种流行病直接影响到城市规划和建筑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例如,虽然新加坡作为2020年1月至4月封锁边界的典范在国际上广受赞誉,但该病毒在4月发现新加坡的致命弱点,表明即使是最好的措施也有缺陷。

因此,这场无形的地震被建筑环境专业人员视为流行病,随后的封锁和逐步缓慢的解除封锁正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城市结构,威胁到人类的宜居性,并对包括现有医院建筑在内的可用结构和基础设施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食物和饮用水源,以及机场等。随着大流行的蔓延,寻求医疗服务的人数将会增加。因此,人类将要求采取紧急行动,确保这些设施的可用性和功能(如在英国、西班牙、法国、德国、丹麦),或在相信经济将战胜个人健康(如在巴西和美国)的情况下,立即停止封锁。

城市规划和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疾病大流行因素

城市规划和设计专业机构在这方面没有发言权。这可能因为流行病在各自的建筑环境机构灾难部署协议中既没有分类也没有得到承认,或者在与学生的学术教学活动中被认为是最不可变的。尽管有非常明显的影响,诸如黑死病(1331-1353)、伦敦大瘟疫(1665-1666)、旧金山瘟疫(1900-1904)、西班牙流感(1918-1920)等事件的遗留影响,以及由类似病毒(如霍乱、伤寒、天花、麻疹、肺结核、麻风病、疟疾、黄热病)引起的近距离生活区的人类死亡,以及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许多都指出了将注意力集中在人类密集、近距离的住房和活动环境中的问题。

作为人类,我们已经吸取了这些教训,但它们往往隐藏在其他城市话语中。在经历了工业化、内战、城市火灾或地震以及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疾病之后,许多国家采用了重大的城市规划和景观建筑战略,以更新城市面貌,提高城市的宜居性。

规划和设计专业机构认识到,不仅需要“终身”学习,而且需要“终生”学习实践,以应对这种健康状况所带来的日益严峻的挑战。

这篇论文呼吁这些机构采取行动。他们迫切需要解决流行病对有形和无形城市环境的影响。这包括城市经济及其人类社区,而不论各国经济的发达程度如何。

城市规划应事先考虑应急,而非事后应急

在过去20年中,非洲、亚洲、欧洲和阿拉伯的主要城市发生了4次大流行病之后,大流行病对城市的影响有据可查。从SARS(2002年)、MERS (2014年)、H1N1(2009年)、Ebola(2014年)和Zika(2016年)开始,城市不得不应对与安全、经济衰退和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危机、政治压力和紧张局势以及众多社会问题有关的问题。这也导致了地方政府、州政府和国家政府(在美国非常明显)、城市居民和企业之间的冲突,关于谁应该负责谁应该受到指责(在美国、英国、瑞典和印度非常明显)。因此,在2009年墨西哥城发生H1N1流感期间和之后,受影响的企业向政府索赔,但没有成功。

流行病的共同特征是需要制定城市结构调整战略,重点放在应急准备上。在这种情况下,据观察,一些城市吸取了以往大流行爆发的教训,建造了新的医疗设施,具备紧急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就像以前爆发的情况一样,许多城市必然会被部分或全部封锁,以控制疾病,从而降低城市的正常运作。另一个方面涉及到在城市领域中使用数据来做出更好的城市决策。

以数据为基础的城市精细规划

21世纪智慧城市作为城市规划议程的出现,加速了传感器的安装,加强了城市数字网络,从而产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信息量。我们认识到,在没有城市政策和规划的情况下,第一批智慧城市倡议是由科技公司发起和推动的;第二批倡议见证了政策制定者、城市规划者、场所制定者和学术界对下一次“城市主义”转变的热切接受;第三阶段是科技公司或规划实体合并活动,打造创新和实验节点;我们现在看到,在整体宜居机会方面,而不仅仅是数字工具方面,向智慧城市理念转变。

智慧城市的很大一部分技术是以微型数字数据收集及其提供的建模和土地利用分析机会为基础的。如果正确有效地使用这些信息,就有可能实现有针对性的城市议程。尤其是城市中心,其重点是提供一个更具弹性的结构,作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部分,旨在“使城市和人类居住区具有包容性、安全性、弹性和可持续性”。

大多数国家报告说,最初确认的大多数病毒病例是输入病例,而不是社区传播病例,确认数据的交叉使用,特别是在国内旅行方面,很少有人能像目前所观察到的那样帮助病毒的空前传播。

尽管情况如此,但工程师、城市学家和决策者需要作出新的努力,承担起城市技术的使用,以便更好地利用,就像流行病一样,首先这需要协议和网络的标准化。

应对大流行的防备方案要成为城市规划和设计战略的组件

尽管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很活跃,但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很少涉及到流行病问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灾害管理”的定义仅限于有形类型的自然/人为灾害(森林火灾、洪水、海啸等),而在这些灾害中,没有考虑到诸如流行病等无形灾害。

应急响应时间短,被视为主要是工程挑战,而不是设计挑战。这可能是因为这些反应大多需要临时性的结构来控制大流行。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流行病是不可预测的,而且每种流行病都会引发不同的应对策略。当大流行防备方案成为规划和设计战略的一部分时,将从中受益。

呼吁国际建筑和城市机构吸取大流行的教训

按照以前的趋势,COVID-19爆发的情况以及随后对城市的封锁,对城市的社会和经济结构产生了许多影响。这表明,迫切需要重新界定建筑和城市机构的灾害管理议定书,将疾病流行、昆虫(如蝗虫)和动物瘟疫等生物灾害,直接威胁到城市的宜居性包括在内。一个迹象表明,在21世纪,世界已经经历了至少四次大的流行病,其他的像基孔肯雅病(引起的感染是由受感染的蚊子传播给人类的一种病毒性疾病)虽然没有被归类为全球紧急情况,但也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生活。

 

就建筑和城市机构而言,正如国际生物安全协会联合会(IFBA)在2014年提出的那样,考虑生物风险管理等途径将非常重要。在反思从当前和过去的流行病中吸取的教训的同时,显然还需要扩大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理解。

 

尽管建筑和城市机构对目前的COVID-19疫情采取任何有意义的行动可能为时太晚,但有关这些专业人员参与应对未来流行病的讨论极为重要,现在需要参与。他们的考虑范围应包括了解深远的利益,特别是在确保城市的宜居性不受损害方面。此外,最不发达、发展中经济体和区域在建设应急设施和满足其社区基本生存方面能力有限,如果没有建筑或城市规划性质的全面和充分支持,将受到特别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