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库:疫情“大考”之下,智慧城市建设表现如何?
作者:
王燕宇 清研智库研究员
朱 蕊 清研智库研究员
“智慧城市”的概念由IBM在2008年提出。近年来,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等国家政策的指导,以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快速创新的推动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国家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18-2019》报告显示,我国大量城市已经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准备期向起步期和成长期过渡,处于起步期和成长期的城市从两年前的占比57.7%增长到80%,而处于准备期的城市占比则从42.3%下降到11.6%。2020年1月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检验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的一次“突击考试”,考验着在此严峻情形下智慧城市对于城市治理、防控应急管理等的支撑成效。
一、疫情防控中的“智慧力量”
(一)科技助推社会治理精准化
为减少人员接触带来的交叉感染潜在风险,各地纷纷借力高科技,引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智能小程序、数字防疫系统等,打造“无接触式”疫情防控场景。浙江德清、湖南怀化等地推出了“非现场接触式”的视频监管,利用分布广泛的视频探头,对人员聚集、活禽与野生动物交易、上街不戴口罩等违反疫情防控相关规定的问题进行AI监控,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派至负责单位处置,有效降低执法人员现场巡查带来的感染风险。福建厦门在社区卡口、超市入口、药店等人员聚集重点部位,投放智能警务机器人及无人机,加强疫情相关知识的宣传,劝导群众戴口罩、少聚集,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提高疫情防控宣传及排查效果。百度推出的免费智能外呼平台,能够定向或随机发起拨入居民电话,并自动询问和采集居民疫情信息、进行分析,生成触达统计报告,还能对居民进行防控指导,有效协助基层社区进行疫情排查、快速摸清健康情况和流动情况,当前已经在北京海淀、陕西西安、上海宝山等多个地区投入使用,极大提升工作人员工作效率。
(海淀区政府入口使用了双光红外人体测温系统,图源:新京报)
(二)科技筑牢社区疫情防控战线
疫情期间,为尽量减少人员接触,提高疫情防控效率,部分智慧化程度较高的社区配备了人脸识别门禁和非接触测温设备,前者可以自动采集出入社区人员的信息,对人员出入社区次数进行监测,后者利用热成像探测技术与红外测温功能,可以自动对居民体温进行快速检测;设置智慧门岗系统,加强对社区车辆的管控,对异地车辆进行预警;引进防疫服务机器人、防疫巡逻机器人、地面清洁消毒机器人等智能机器人,24小时对社区进行监控,避免人员交叉感染;在业主APP上线代购功能,业主足不出户就能满足各项日常需求。科技为实现“无接触”管控创造了条件,有效保障了居民健康。
(三)科技助力政府科学决策
当前,电信数据、交通数据、电力数据等公共服务领域大数据,在疫情防控中被广泛用于实时监测疫情动态、人员移动轨迹、反映企业复工情况等,为各地制定精准防控措施提供有力支撑。疫情期间,通信运营商利用通信大数据,可以实现对人群迁徙、人群分布等情况的研判,以及地区复工复产进度的评估。电力企业发布的“企业复工电力指数”使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更加直观,有效协助政府做好有序复工工作。电商企业充分发挥自身“大数据+供应链”优势,利用大数据加强供应链管理,通过智能调度解决医疗防护物资调配问题。同时,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监测手段,加大对假冒伪劣口罩生产销售的打击力度,保障重要物资调配供给。微博、微信、抖音等网络表达平台的大数据可以及时监测民众关切议题,为引导舆论提供支持。
(图源:人民网)
(四)科技创新公共服务模式
疫情当前,各地政府及公共服务企业纷纷推出“掌上”办事、“非接触”办事、“不见面审批”等新型服务模式,有效避免人员接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为方便群众、企业正常办理业务,i深圳app、“一部手机办事通”app(云南)、“辽事通”app(辽宁)、“爱山东”app、“政通雄安”app(雄安新区)等政务服务应用均在疫情期间上线了疫情防控服务板块,开通网上政务服务办理渠道,让群众、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实现各项业务的办理,降低人群聚集带来的风险。国网、南网等电力企业通过APP、微信营业厅、网上营业厅、95598热线、第三方服务等多种线上渠道为客户提供电费缴纳、故障报修等服务,减少客户不必要的出行。
(北京市政务服务网网页截图)
二、疫情之下的“智慧短板”
(一)应急能力建设不足
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多围绕平安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管廊等方面建设,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多不是重点建设领域,科技手段在病患信息的分类登记、管理,救援物资的配给、分发等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的应用仍不足,应急能力建设尚需加强。
(二)“数据孤岛”现象突出
在海量数据的应用过程中,数据采集方式传统落后、数据缺失不精准、信息无法精准推送、跨部门跨城市数据融合效率无法满足需求、信息泄露风险较大等问题频现,亟待提高数据采集效率,破除数据壁垒,为疫情防控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三)数字化成果难以下沉社区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社区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战线,其智慧化基础薄弱,数据信息处理能力不强等短板逐渐暴露。部分地方政府的政务平台虽及时上线了关于疫情防控的各类模块,但许多数字化成果尚未下沉至基层,例如,许多平台尚未实现“健康状况线上申报”功能,导致基层工作人员仍需要挨户上门完成信息摸排等统计填报工作,交叉感染几率加大。
三、疫情之后的“智慧方向”
(“智慧城市”网络热词图,图源:新京报)
(一)智慧公共卫生健康应急能力建设进程加快
新冠疫情“黑天鹅”的发生给各地政府敲响了警钟,公共卫生健康应急能力建设重要性愈加凸显。智慧化应急系统建设和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的科技应用挖掘,以及如何推动疫情防控的“防”“控”“治”三个关键环节有效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成为各城市关注重点。
(二)智慧城市建设向智能应用纵深推进
一方面手机信令数据、用电量数据、交通数据、医疗数据、政务数据等大数据为各地城市精细化治理提供有力支撑,数据驱动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日渐凸显;另一方面在“新基建”的大背景下,城市在布局5G、下一代互联网、窄带物联网等硬件基础设施基础上,智慧城市建设将在公共安全、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政务服务等领域迎来颠覆性变化,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三)智慧城市建设逐渐走向共建共治共享
智慧城市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多方主体的高度复杂的系统,其建设需要有效协同政府各部门、智慧城市的运营商、应用的开发商、企业、群众等众多主体;园区、社区、街乡、城市等多层级区域。因此,智慧城市建设将形成公共服务部门、平台企业、社会企业、产业服务机构等多元主体共治共理,城市级、区域级、国家级等各层级跨区域融合共享的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
四、建设智慧城市,路在何方
(图源:视觉中国)
(一)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智慧化程度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等社会民生领域建设,打通公共卫生部门与医疗机构之间的数据壁垒,探索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疫情监测、预警、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领域的应用,加快公共卫生智慧平台建设,开发应急指挥系统,推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智能化建设,促进应急指挥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二)加快打破“数据壁垒”
逐步推进数据开放共享、互联互通,城市层面,畅通城市各部门各单位沟通渠道,实现城市各类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提升城市治理效率和水平;区域层面,通过跨区域共建共享基础设施、构建智慧城市群信息平台等推进区域协调合作、数据共享,推动建设跨区域现代化治理体系;国家层面,依托国家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数据采集、归纳、整合与应用。
(三)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成果“下沉”
智慧城市建设应“顶天立地”,除了要加强顶层设计之外,要加快推动信息化平台、应用等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向一线、基层下沉,使智慧城市建设更加接地气、惠民生、便利基层人员工作,打造“全域智慧化”,切实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政务服务高效化。此外,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智慧平台应用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的培训,切实发挥智慧城市对于城市治理、政务服务等的支撑作用,破除当前存在的“重建设轻运营”的问题。
(四)发挥市场多元主体的重要作用
一是拓宽智慧城市建设意见反馈渠道,重视公众和企业诉求,注重群众的体验与感受,在此过程中,不断探索智慧城市建设如何能够体现城市个性,避免“千城一面”的问题;二是支持数字产业发展,加强政企合作交流,充分发挥企业对技术迭代和市场需求变化敏锐感知的优势,为智慧城市建设赋能;三是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和跨部门行业人才资源整合,破除人才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