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全国疫情防控进行得如火如荼。疫情期间公众有更多的时间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审视和反思。健康生活方式引导是公共卫生健康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虽然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吸烟、过量饮酒、缺乏体育锻炼、食用野味、膳食失衡等现象比较普遍,由此引发的各类疾病问题不容小觑。
从疫情进展来看,全国严防死守的管控模式效果明显,大多数省份已经实现新增确诊零增长。从疫情之下的当前来看,口罩是这次抗击疫情的“盾牌”;从长远来看,个人抵抗力比口罩更重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硬核”的王牌。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中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只占总人口数的15%,与此同时,有15%的人处在疾病状态中,剩下70%的人处在“亚健康”状态,并且这些患病人群还处于不断的年轻化趋势中。光华博斯特根据国民健康与营养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高血压人口约有1.6-1.7亿人;高血脂患者将达1亿多人;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癌症;平均每30秒,有一个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看着这些惊人的数字,再回顾我们现在的疫情,我们不得不再重新思考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我国公众的健康水平整体偏低,与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也跟公众获取的健康教育相关信息受限相关。
俗话说,病从口入,部分公众喜食高脂肪、高热量、高油高盐食物,乱吃野味,过量饮酒等都让身体不堪重负,抽烟熬夜再加上久坐不动、缺乏锻炼导致公众身体素质和免疫力逐渐低下,让疾病有了可乘之机。《2019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研究数据表明,中国网民平均每天用手机上网5.69个小时,过分沉溺于网络、长时间上网也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之一。
2017年我国全体居民中具备基本健康素养,既能够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作出正确决策的比例只有14.18%。公众整体健康水平低下与我国的健康教育不足有很大关系。学校、医疗服务机构、社区和工作场所这些本应该普及健康知识、引导公众建立正确健康生活方式的场域没有有效发挥应尽之责,公众获取公共健康教育的条件十分有限。
还有部分公众获取健康教育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各类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但是由于这些渠道缺乏严格的审核机制,信息真假难辨,公众一旦信服就会先入为主,进一步加大了有效健康教育的难度。
这次疫情让多数公众意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清研智库“面对此次疫情,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进行了思考,并通过问卷吧调查系统进行了线上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将近八成的受访者会期待“更加重视个人卫生”,77.88%的受访者表示将会“注重饮食卫生,不再食用野生动物”,66.35%多的受访者期待“重视体育锻炼”来增强自身免疫力。
01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加快建设健康中国
健康中国不应是一个医疗的中国,不是医院越盖越多的中国,也不是病人越来越多的中国,更不是医疗费用越来越高的中国。从千年前古人提出的“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到当下全社会倡导的“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健康理念的转变深入人心。健康理念的转变,既需要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做好健康维护等疾病防控工作,又需要全社会做好健康促进,把健康知识传递给每一位群众,让群众成为维护健康的主人。
02推动健康教育进课堂、进家庭、进社区、进媒体,着力提升公众健康教育成效
一方面要立足社区,强化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建设,加强健康教育人才的系统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培养,让公共卫生研究与健康教育无缝衔接;另一方面,要实现健康教育常态化,既要进到学校课堂,又要进入家庭进入社区,强化学校、社区等基层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公众健康教育成效。建立预防为主的公共健康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公众健康素质,实现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民参与的健康教育新模式。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往往导致慢病,慢病导致贫困。脱贫不仅要脱腰包贫困,也要推动贫困地区居民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在贫困地区进一步强化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倡导科学的健康理念,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群众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
对公众生命观、医学观教育宣传的缺乏,导致公众对医学产生了非理性期望和对医疗技术不合理的诉求。现代医疗可以为我们提供什么,不能提供什么,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是什么病都应期望得到最快、最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我们应该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但是,另一方面,也需要公众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健康观和就医观,避免过度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