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库:疫情面前,哪些省市经济抗压性更强?
作者:刘谢慧 清研智库研究员
陈博 清研智库研究员
李龙龙 清研智库研究员
我们先说结论:
下面,我们再解释,如何测算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及蔓延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各省市的产业结构分布的不同,使得其经济抗压性也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性,那么哪些省市经济抗压性更强呢?“清研智库”建立了科学系统的分析模型,测算了疫情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经济影响程度。
一. 旅游、住宿、餐饮等服务业受负面冲击大,医药卫生、互联网、科学研究少数行业顺势增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是多渠道的,对各产业存在直接冲击和间接影响,清研智库通过一般均衡分析对疫情对各省、直辖市以及自治区经济影响程度进行评估。
根据清华AI团队构建模型的预测结果,疫情将在2月中下旬迎来拐点,得到有效控制,也就是说直接影响主要发生在一季度。
测算的基本依据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的投入产出数据,结合近期的旅游、住宿、餐饮、客运、娱乐、卫生等直接受疫情影响的产业的需求变化,模拟主要产业部门需求的年平均变动,根据最终产品需求总变动来分析各因素的叠加影响和部门间的综合影响,测算各产业受影响程度,具体结果如下:
1.受疫情负面影响较大的产业:旅游业、餐饮业、住宿业、娱乐服务业,负面影响程度超过30%。其中,旅游业首当其冲,据文化和旅游部和交通部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黄金周出行人数高达4.21亿人次,而今年春节黄金周只有15176.6万人次,同比大降63.9%。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旅游消费属于弹性消费,伴随着疫情的结束,受旅游业自身行业特性的影响,加之居民心态和消费潜能的转变,或将展现出了更强的反弹势头。如2003年4月-6月为“非典”爆发期,也是旅游停滞期,6月“双解除”后,7-9月旅游业即开始了快速复苏。
2.受疫情负面影响较小的产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工业等,负面影响程度在1%-5%间;农业牧渔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建筑业,负面影响程度小于1%,因自身产业属性较为稳定,未受到疫情的直接冲击,故受疫情的影响程度较小。
3.受疫情正面影响的产业:疫情期间,并非所有行业均会受到消极影响,诸如医药卫生、公共事业、科学研究等产业则受疫情的积极影响较大,表现为增长态势。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利用“互联网+”优势的各类企业则更能借此疫情,实现较为迅速的发展,如线上购物、线上教育、线上视频、游戏娱乐等行业。
二. 产业结构决定了各省市经济抗压能力悬殊
疫情面前,由于各省市产业结构的差异,也导致其经济抗压性程度的不同。从国家统计局及各省市统计局2018年各省市产业结构比例数据,同时综合各产业受疫情影响情况,运用多元回归模型,测算出了此次疫情对各省市2020年目标GDP的影响程度表现见图4、表1。
从测算结果来看,整体上,此次疫情对各省市的影响均出现负向影响,各省份GDP受疫情影响幅度在-3%至-1%之间。
具体从各省市来看,北京、西藏、宁夏等13个省份的影响程度位于-2%至-1%之间,其他18个省份的影响程度位于-3%至-2%。通过各省份影响程度的比较,初步评估分析出各省份经济面对疫情的抗压性:
1.抗压性最强的省份:北京
从北京产业结构分布情况来看,其行业结构分布类型较为多元化,疫情虽然对于餐饮、娱乐服务、旅游等服务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但其所拥有的公共卫生事业、互联网及高新技术产业等则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疫情对整体经济发展的冲击。更有部分产业因疫情而引来了发展机遇,如线上教育行业等。北京经信局数据显示,2018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859.0亿元,同比增长19.0%,增速居各行业之首;占全市GDP比重的12.7%,创历史新高。拥有着信息服务业发展优势的北京,其经济抗压能力也将随之提升。其次,北京在应对此次疫情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高效治理能力也发挥了充足的作用,北京政府针对疫情颁布的“京19条”,从“优化审批、加大资金支持、做好企业服务、发挥科技创新作用、加强城市运行服务保障等五个方面做出了全面部署。再次,北京属于2003年非典主要疫区,应对疫情经验丰富,同样助力首都沉着应对本次疫情挑战。
2.抗压性较强的省份:西藏、宁夏、青海
西藏、宁夏、青海等西部省份在此次疫情中经济影响程度较小,主要得益于其远离主要疫区和整体产业结构。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这些省份经济结构中建筑业占比偏高,如西藏建筑业增加值占比高达31.4%,青海、宁夏同样超过14%,建筑业因其自身特性受疫情影响较小;其次旅游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和交通运输等受疫情影响较大产业占比偏低,其中旅游业适逢淡季,受冲击程度较弱,其他产业中,西藏批发零售和交通运输业占比5.7%和2.6%,青海批发零售和交通运输业占比6.4%和4.0%,宁夏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占比4.7%和1.7%,均低于全国水平。
3.抗压性较弱的省份:内蒙古、贵州、黑龙江
研究分析发现,内蒙古、贵州、黑龙江受此次疫情影响较大,主要由其产业结构导致。一是旅游业和住宿餐饮业占比较高、受创明显,如贵州旅游业占比达11.3%,为重要支柱产业,贵州、内蒙古和黑龙江住宿餐饮业分别占比3.2%、4.5%和3.6%,均高出全国水平,且适逢春节长假,相关产业受冲击巨大;二是批发零售业和交通运输业占比高,据统计贵州交通运输业占比7.9%,内蒙古批发零售业和交通运输业分别占比11.3%和6.5%,黑龙江两项产业占比11.7%和5.0%,均高于全国水平。
4.抗压性最弱的省份:海南
海南在本次疫情中遭受的负面影响最大,一方面由于旅游业、交通运输和住宿餐饮等服务业遭受重创,尤其旅游业作为海南省支柱产业,约占GDP比例8.8%,且一季度适逢海南的旅游旺季,此次疫情对于海南旅游业的冲击巨大;其次,交通运输和住宿餐饮分别占比5.6%和5.0%,同样为主要产业且受影响明显。另一方面,海南省农林牧渔业占比较高,达22.3%,虽然第一产业受疫情直接影响有限,但生鲜产品运输不畅和销售受阻会严重影响相关生产活动。
“清研智库”预期,中央及各地将出台系列政策对冲疫情影响,推动经济增长,确保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