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发布农村市场“回头看”报告称农村集贸市场“三无”产品有增无减
受中国消费者协会委托,清研智库支撑开展2019年农村集贸市场调查体验“回头看”调研工作。中消协于2018年针对全国31个省市开展155个农村集贸市场调查体验活动, 2018年12月,农业农村部牵头6部门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为了检验调查体验问题整改和专项整治行动效果,“回头看”调研活动对体验得分排名相对靠后的60个市场进行调查。活动沿用2018年实地体验式调查和消费者感知调查两种方式,实地体验农村集贸市场整体情况、农副产品、生活用品、生产用品等商品质量和服务情况,并调查访问消费者对于农村集贸市场商品种类、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管理制度等的评价,完成消费者感知调查问卷有效样本2419个。
报告显示,2019年,假冒伪劣产品、虚假宣传、过期产品、价格不合理、“三无”产品等仍然存在于市场。其中26.42%的消费者反映在市场遇到过“三无”产品,22.62%的消费者表示遇见过假冒伪劣产品,同比有所提高。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60个市场中有32个市场存在“三无”产品,而2018年这一数量为24个,“三无”产品在市场上发生率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出现明显的增长。
其中,“服饰”是“三无”产品中占比最大的一部分,为32.08%;其次是“食品”,占比30.18%;“日用百货”和“鞋袜”占比均为10.69%。比如,延庆香营乡农贸市场某摊位出售的衣物无相关质量认证标识,对衣物材质、生产厂商无任何说明。
涉嫌过期产品却仍在销售,也是农村集贸市场存在的问题之一。其中,60个农村集贸市场中,存在涉嫌过期产品的市场有5个,占比是8.33%,过期产品问题主要集中在食品等商品类别。比如,2019年9月20日,同样在位于延庆的香营乡农贸市场内,某摊位出售的一款胡萝卜舒化猪肉绒罐头,食品上标注的生产日期为2016年11月1日,食用日期为2017年10月31日,将近两年过去了,仍然作为过期产品在农贸市场进行出售。
本次调查体验发现,假冒伪劣产品、过期产品、“三无”产品等问题还很突出,农村集贸市场仍然需要加大力度进行专项整治。为此,中消协建议:进一步强化政府部门联动,打造消费者广泛参与的互动监管机制,推广设立农村集贸市场投诉服务窗口,推广集中生产、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农村集贸市场供应链体系。
来源:中国质量报、北京日报